自從參加了簡書日更活動后,對簡友們的日更關注得也就多了起來。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簡友垂首頓足地后悔,由于偶爾錯過發(fā)文時間,或者是文章字數(shù)不夠,從而導致斷更留下許多遺憾。
這種現(xiàn)象,自己也曾有發(fā)生。只是后來得空沉下心來問自己:“日更的初心是什么?”真正解決好這個根本問題后,感覺日更不再有壓力。而壓力也已經(jīng)完全轉(zhuǎn)變?yōu)?strong>如何寫出更好的文字了,每天至少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能稱作為文章的文字,著實有點難度。
日更的初心是什么?這并不是一個太好回答的問題。如果沒能真正弄明白這個問題,那么就弄不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追求目標,就會在前行的途中有所懈怠、有所偏離,甚至還會出現(xiàn)懷疑自己前進方向的情況。
其實,我看到很多簡友對于“日更”的態(tài)度是非常矛盾的。思想認識是行動的先導。由于思想認識的矛盾,最終就導致了行動上的混亂。于是,“斷更”就會成為必然,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罷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也許很多簡友會不以為然。那么我要問: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日更”,那么你何必在意日更內(nèi)容的質(zhì)量與完整性?是不是可以考慮摘抄一兩個句子,只要超過一百個字即可。然后,等有時間的時候,再認真地寫些文字,記錄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難道,你不覺得這個是一個完成“日更”的好方法嗎?
我們之所以感到矛盾,那是因為對自己的文字有一個期待,或者認為堅持日更是提高自己文字水平的較好途徑,故不甘于就這樣打著日更的旗號而敷衍自己。
在我的認識中,簡書最吸引我的是“讓寫文變得簡單,讓堅持成為習慣”,之后,我自己又補充一句話“在習慣中積累,在堅持中進步”。當我們將寫文堅持成習慣以后,我們還應該將追求更高質(zhì)量、追求優(yōu)秀、追求卓越當成習慣!
我們可以構(gòu)思自己的文字,隨時記下那閃現(xiàn)的靈感,可以是幾個詞,也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的幾個部分。記下之后,可以公開發(fā)布,也可以預先設為私密文章。待有空的時候,在從時光的角落里翻出來,豐富血肉與靈魂,精雕細琢出好文章來。
這,難道不是比單純的“日更”更好一些?
我現(xiàn)在也在參加日更,但從不把日更當成自己的負擔。早起的時候,我可以記下有趣的夢境;晚睡的時候,我可以小結(jié)一日的生活與工作;工作閑暇的時候,也可以吐槽一下枯燥與無味。只是,我寫的文字里抱怨的很少,有趣和積極更多一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不再將“日更”看成是任務,將寫文的目標定得更高一些,學會享受“日更”,你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