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讀書還是隨想時,想到三個關鍵詞:速寫,瑜伽,日本文化(生活美學),同時這三方面貫穿的是用書寫記錄,持續精進書寫的技能。就像剛剛在看于小冬老師講速寫,會感覺理論好難,方法好難。是會有很多的難度。早上讀《瑜伽 生活禪》也是,書中提到的任何一門技能的習得一定是要保證持續的練習,勤勉,刻苦的訓練。想想自己,是很渴望這些技能,可是隨之付出了多少。經常會猶豫,下了一個決定就持續不下去。
就像學習日本文化的時候,會想只關注理論,卻沒有實地去到那個地方,最大的阻礙是應去學習一門手藝,在做中實踐日式的匠心。可是選擇哪一門手藝呢,又很困惑。無論做什么,先要鍛煉手上功夫,眼上功夫,審美品味,捕捉細節的能力,覺知的能力,觀察的能力,而這些都是可以在這幾方面的學習中得到鍛煉的。也是互相融匯貫通的,無論以后去到哪里,但要先讓自己擁有這幾方面的能力,能力在,也更容易遷移,學會其他的東西。
將來無論做什么,速寫也可以記錄生活,又可以鍛煉好多方面的能力。
瑜伽也是,簡單的動作,體驗更豐富的東西,正好也是鍛煉身體,體形,也可以覺知呼吸,專注,靜心。
日本文化,無論以后是做日本文化產品,還是其他形式,可以學習到很多生活美學方面的東西,包括讀日本文學作品。
說到讀書,可以控制買書,轉向去國家圖書館借書,是有很多資源等待你去發現利用。真正的成長是痛苦的,是明知道很困難,依然付出心血,去行動。而不是關注到美好的東西,覺得很充實,才叫成長。刪減關注的內容,專注,聚焦在這幾方面,就在這些方面長出自己。
無論做什么學什么,都是一個攝入、吸收再表達的技能。
1.如攝影,今天看胡弦子分享的她家的日常,陪伴女兒的畫面,覺得好美,用攝影表達、傳遞其生活中的美與愛。
2.用文字表達、傳遞
3.用物件(手作、手工)表達傳遞
4.用音樂表達
5.用繪畫表達
6.用舞蹈/瑜伽表達
看到yoli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所有的喜歡,都要落在一件具體的事上。做自己真正熱愛的那件事情,在為那件事情付出的過程里,我們才會看見自己到底是誰。就如同魚通過水認識自己是魚,鳥通過天空認識自己是鳥。
我不太想輕易的去做自己真正熱忱的事,就如同我們對愛,永懷一絲惶恐,又永懷期待。我為找到能終身付出的落點而感到幸福,為此我可以甘之如飴的不斷繪畫,不斷書寫,每日沉淀每日記錄,一直思考,一直覺察。
偶然翻到微博,看到之前寫的一段話:
場景、畫面感、感受
形相與能量層面
多讀些有情感的文字、富有能量的文字
日常場景描寫的文字 富有內心活動的文字
讀的時候 把“我”當成作者
把“我”放進那個情景
讀那一字一詞一句
感受作者的情感與能量流動
想起上周五晚上看電影《一代宗師》,之所以看這部電影,也是因為最近看《演員的誕生》,被章子怡圈粉,再加上之前看林墨寫了一篇《肯承擔的人,都有一張安定的臉》。今天看了幾篇影評,看他們寫的電影賞析,有攝影畫面、有劇情,有宮二及葉問這兩個角色。而于自己,電影賞析與領會還需要多多琢磨、領會。一部電影也是人生。如果把自己代入,就可以跟隨主人公體驗不同的生活,豐富人生經歷。想起來之前購買的電影賞析那本書,覺得需要去讀,好好參透學習其中欣賞之道。
又想起來看還有一個寫作素材,就是可以寫一些節目上看到的給人力量的人物,比如之前李安的采訪,可以寫感受。還有最近的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