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20
上午思學樓那邊被告知一上午的面試等待付諸東流,下午再過來等時,我是有準備好好吐槽一番的。我那時想象中的稿子是這樣的:
"去年今天的三堂連體的化工設計的第一堂,我鬼使神差般地坐到了教室最后一排,接到一個電話身邊坐了一位,下課后偷渡到正因國際小區奶茶店待了一上午,被證實什么也沒做成。兩人明明點的是兩份黃燜雞,硬生生將錯就錯一起吃了一份。然后,一年里的一天一天就那么過去也即過來了。聽說一個人主動久了總會累,我一定是放棄過很多次的那個人,雖然不知道怎么渾渾噩噩還是邁到17年的五月了。有時候會想,是感恩的多還是懊惱地沉。不懂的話就繼續感恩好了,只是快畢業了還有好幾本書沒有還,我這幾天似乎也沒有去看的欲望。下午去二期圖書館看了接近一小時的《矛盾》,故事進展得越發乏味了。轉而去了辦公室,沒有老師的辦公室更像個大型的影視廳,空間足夠大,電腦足夠多,Wifi、熱水應有盡有。收到了520午餐漂流瓶的外賣,是魚粉,面上滿滿一層油,我不喜歡,甚至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然而都沒有關系。HR說六個月的實習期,國企都這樣,實習期能拿到手的工資是3000*0.8*08,四班兩倒。生活不易,即將成為社會人,且行且珍惜。
近期都沒有見面,這么說或許不確切。其實總有見面,或許太過熟悉,黑夜中我都能一眼辨別出對方的輪廓。就如“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當彼此都沒有迫切想見面時,自是可以避免掉很多的客套和單純的見面。在我的潛意識里,我的爺爺是沒有去世的,還是我愛的人且依然愛著我,在家里等著我。中學開始,我在家的時間就不多,爺爺是屬于家的。只有當我回家空落落時,只有給母親打電話母親說家里沒有人時,我才能經過一整個反應出我的爺爺不在了,點點酸楚再一點點悉數出現,像很多次前那樣。我昨晚還夢見爺爺了。
也不知道這次能堅持多久。也會有覺得沒意思的時候,生活是門藝術,隨著年齡增長,開始看清以前怎么也看不懂的一些事物的本質,但這種看透同時也會讓人無力,知道結果是那樣的無力改變還是要去努力,開始理解一個特別,還是想去飛可總是忍不住會回頭去看。
今下午的風吹得很舒服,也有點冷。這個夏天穿短袖的欲念不強,對太陽由衷地敬畏。不知道自己去哪里,知道自己不想去哪里,那就隨便哪里吧。
歐,寫著寫著就偏了。突然想起自己有一偏征文要寫來著,主題是“品質生活”即活法,無處下手。
越來越少地去翻以前的東西了。
我把簡書作為樹洞般存在來看待,這也是我連頭像都沒換的原因,我不是很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披露內心,更不喜歡將自己的生活作為別人的談資。以前用便簽,但換手機后上個手機里上千的便簽如何處理都不對,便換到了簡書。寫作的過程就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親愛的自己,要加油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