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讀后感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青

圖片發自簡書App

翻開書的扉頁,看到了柳青的這句話。仔細想想人生又何嘗不是那樣。該本書是以改革時代陜北高原城鄉生活為背景,描述了高加林從土地到城市再到土地的人生變化過程以及高加林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和城市姑娘黃亞萍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正是這樣的矛盾體現了人生的艱難選擇。

高加林被退掉民辦教師的職位,不得不重新回到土地上。突如其來的決定讓高加林的命運開始發生了變化。在那段愁苦時期巧珍出現了并表達了她對高加林的心意,于是兩個人便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巧珍的溫柔體貼讓失意的高加林開始慢慢的接受了既定的事實,但是當他看見遠處有人騎著自行車從去縣城的路上路過的時候心里還是會有陣酸楚。其實,高加林內心是渴望離開農村去大城市發展的。

直到他叔父退役回來了,領導讓他叔父在村里當了個官。高明樓和馬占勝想到當時是他們自己為了能讓高三星高中畢業后有份工作把加林辭退了的事怕高加林向他叔父告狀于是便重新幫加林謀了份城里的事做。高加林如愿以償的終于可以去城市實現他那遠大的夢想,于是就這樣他和巧珍的愛情就不得不暫時被擱置。在縣城廣播站的黃亞萍知道了高加林回來的事情加上兩人中學時期很有話題,黃亞萍憂郁很久之后終于還是向高加林表白了自己的心意。高加林聽到她能帶她去更大的城市發展,對于有遠大志向的高加林來說那刻內心動搖了。

但當他想起巧珍時,腦海里和她一起的美好回憶浮現了出來??墒撬胫绻x擇了一字不識,沒有共同話題的巧珍,今后的生活必定不會幸福而且他也不想待在農村生活。經過再三決定高加林選擇了黃亞萍與巧珍結束了他們的那段感情。很快他與黃亞萍就沉浸在他們那種羅曼蒂克式的愛情中去了。但高加林發現黃亞萍的任性,也發現她沒有巧珍那么溫柔體貼。而巧珍也和她不愛的馬拴結婚了。生活永遠不會按想象中的發展下去,最后在張克南母親的舉辦下高加林很快失去了城里的工作。那刻的高加林內心無疑是絕望的,想到自己又將回到農村于是便和黃亞萍結束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最后的高加林回到了那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

小說大概就是講的這些,是不是覺得不夠過癮,那就談談我在這本小說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以及人物。

片段一:

巧珍在家門前刷牙被圍觀的那幕,就好比今天在動物園觀看猴子表演般。那個年代刷牙是當官和學生才會做的事,老百姓刷牙被看成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得不感嘆那個時代真的是可怕。

片段二:高加林找巧珍在橋上分手的那個片段,還沒等高加林說出口巧珍自己痛苦的騎著自行車離開了。那時候的巧珍還一心想著不能耽誤了自己心愛人的前程。

片段三:高明德以及德順爺爺勸高加林別和巧珍分開的那幕。德順爺爺質樸的話語卻反應了做人的深刻道理。

片段四:巧珍在她姐姐面前跪下求饒他不要在高加林回村那天當著眾人的面挖苦他的那個場景。雖然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但還是一心想著保護他。這種情是偉大的。

片段五:高加林從城市回到農村,村民們對他的安撫以及安慰他的話,以及德順爺爺對高加林說的那段蘊含人生哲理的話,讓失意的高加林重識生活的信心,認清了自己。

人物:

德順爺爺:一位孤寡老人,但卻對村里的孩子特別有愛心。在高加林幾次面臨困難時都會用溫暖的話語引導他。通過劉與高的愛情經過讓想起了他年輕的愛情經歷。讓他一直極力維護高加林與劉巧珍的愛情。他質樸的話語卻反應了人生的很多問題。

巧珍:善良,單純,美麗的姑娘。最后還是沒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即便高加林傷害他但她都還一直維護著他的人格,希望他回到村里有份輕松的工作。

高加林:一位心高氣傲,有遠大志向的青年。那時的他一心想要離開農村去到城市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巧珍失去了村里人本該有的那份踏實與質樸。就像德順爺爺說的,他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對他,只有感嘆與惋惜罷了。

漫漫人生路,總是會有很多選擇。有時走錯了一步,整個人生階段都會出錯。對于那個時代的高加林的選擇我無理由批判。感到可惜的是,他失去了像金子般的巧珍。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