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放假長時間在家時,你和家人發生矛盾的次數會增加很多。
每次放假的時候,和朋友聚起來聊天之后就會發現大家都會有一個共同的話題,那就是放假在家就經常會被無緣無故的教訓一頓。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就被被媽媽大發一頓脾氣,有時候還會跟媽媽吵起來。
我記得我有一次和媽媽吵得非常嚴重。那天我媽媽罵我的時候我首先感到是茫然,我都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她就忽然的大發雷霆,當時的我也很沖動,可能是因為假期在家她老會時不時地說我幾句,也可能是因為我當時情緒的比較暴躁,感覺就像火藥被火點著,一下子就給炸了。
我當時就和她吵了起來,現在想想當時兩個人的情緒都比較激動,平時她說我的時候,我都默默的不吭聲或是給她說兩句好話。但當時我沒有。
我們吵架的結果是我三天沒有吃飯,她獨自生三天悶氣。最后是爸爸從中調解的。
最后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主動的去向媽媽道歉,也向她說明若是我以后有做錯的地方,希望她直接說出來當我改正。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沖突很有多,不只和親人還會和朋友、同事。當我們想要化解沖突的時候,我們要承認沖突,把我們情緒說出來,因為不適當控制情緒就會做出讓自己后悔的決定。就像我很后悔那樣和我媽媽爭吵。
要做出區分,是因為什么產生沖突。就像我媽媽如果告訴我她為什么生氣,我們或許會有很好解決問題的方式。
我們和解之后,我告訴她說以后我做錯了什么就直接提出來,這樣也可以避免未來我們發生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