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對核桃有著特殊的感情。
還未到初秋,地鐵口的三輪車上,便有攤主戴著一雙泛黑的手套,熟練的將綠皮核桃去皮,哐、哐的一個一個扔到秤盤子里,每一聲吆喝,都讓我心里泛起漣漪,那不正是我日夜祈盼的么?每天路過都會買上一斤,偶爾下雨天不見他的小攤,還到處張望一陣失落。
核桃成熟的消息,是風傳出去的,還是小鳥帶出去的?
休假在家的日子正趕上白露,“白露到,打核桃”。這是傳了不知多少年的農諺俗語,傳統收割核桃的日子里又見核桃壓枝低。興高采烈的換好我的千層底布鞋,驅車奔向了你,奔向了最溫柔深情的你。
一路向南,走過十八彎的山路,當路面更加陡峭,路兩旁的樹木更加茂密,幽靜的大山深處便是我們的目標一個叫楊寨的山村了。這個在中國地圖上很難找到的位置,卻是盛產核桃而聞名的地方。小時候,看多了土匪片,總是覺得號稱寨子的都是土匪生活的地方,于是,不斷的跟在大人后面詢問著,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是怎么發現這座大山并且定居下來的,難道也是那個年代的土匪?
這個誰也不懂,山里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和土壤條件卻孕育出了香甜的核桃。老爸說,核桃樹生長的很慢,卻能成活幾百年,就像爺爺的爺爺留下來的核桃林,核桃結了一年又一年。據說,曾經是山里人的命根子,等青皮退皮、晾干要全部賣出去,家里的柴米油鹽,孩子的糖塊,老人的新衣便都有了著落。據說男孩女孩談妥了婚事,男方會擇良辰吉日帶著商定的彩禮錢去女孩家訂婚,通常女方的父母會清茶恭候,大紅的盤子里大棗、花生、桂圓和核桃,意喻著“早生貴子”。
記憶中,山里初秋的傍晚,當翠綠的大傘,遮住了秋后的陽光,鳥兒的啼鳴從樹的縫隙間宛轉傳出,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圍坐在樹下,男的云霧繚繞地抽著煙,女的縫著手里的鞋墊,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家常。不時的拽下樹上的核桃青果。轉動右手的刀,用力將核桃撬成兩半,然后在核桃瓢里旋轉一下,嫩核桃就落在手心里了,撕去嫩皮,老遠都能聞到一股青草的香氣。
而我,貪婪的裝滿衣服的各個口袋,坐在樹下,山風吹過,拿自制的核桃刀子,學著山里人的樣子,直接從入口的地方插進去,綠油油的核桃果便一分為二,剜出剛上油的桃仁,手上絲毫沒有被染色,成功的劈開核桃青果的心滿意足中,看著手里枚枚含笑的它們,總是有一萬只的蝴蝶在我的夢里舞蹈著,嘎吱嘎吱的嚼聲伴著遠處叮咚的流水,吃的滿嘴流油美極了。
你說,這工具夠申請專利了吧?
和往年一樣,從爺爺家窯洞拎了蛇皮袋子,竹竿,窯洞后面的大山上,漫山遍野的蒿草在褲腿上,千層底布鞋上,印滿了清香的吻痕。
經過上百年的生長,核桃樹高大茂盛,享受著陽光的溫暖,呼吸著青草的香氣,傾聽著鳥兒的歡鳴,沉甸甸的果實在陽光的照射下,在綠葉的簇擁下,掛滿了枝頭。桃仁散發出獨特清香足以讓我陶醉,忙用夾子夾開一個,完整而飽滿,久違的香味把我拉回了童年。
樹上,男人們正穿著雙股背心,利索的攀在核桃樹上,一樹的大綠,看清了葉子果實,隨著長長竹竿把隱藏在枝茂葉密中核桃一陣敲打,一樹的核桃紛紛噼里啪啦的落下,我們幾個在樹下奔跑著,草叢里撿起,興奮的尖叫著,今年的核桃長的真繁啊,孩子們在嬉笑著打鬧著,在核桃林里玩著捉迷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當蛇皮口袋里裝滿了核桃,小小的三輪車上裝滿了收獲的樂趣。大家紛紛討論著各種核桃的做法,討論著給怎么讓外地的朋友吃到自家的核桃……
暮色低沉,我坐在窯洞里,窗外下起了雨,泡一壺清茶,伴著核桃的馨香,想起來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沒有芭蕉,卻無限深情。一時間,溫暖的感覺就在這個溫暖的夜里,彌漫開來……
我是嗓子發炎還要吃辣的張玉晶,世界這么大,謝謝你讀過我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