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了姜同學、蔣同學、吳同學的游記,羨慕他們至今保持著的青春氣息和浪漫情懷,還有他們如詩的優美文筆,我除了和他們一樣的欣喜,更增了一份對逝去的春春的留戀和傷感,受到周明同學的鼓勵,涂成一篇,用以紀念我們的友情,紀念我們正在逝去的青春,貽笑大方。是為序。
? ? ? 暮春的四月,我們北郊86屆3班的同學在闊別多年后,再一次在溧陽的南山聚會到了一起,共同游覽南山的勝景,緬懷逝去的韶華。大家激情狂歡,同慶這相隔了二十幾年的重逢。南山因其長壽文化聞名于世,也是比較適合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的相逢之地。四下望去,群山丘陵環抱,竹林重障疊翠,寧靜悠遠。不時就會看到清冽的泉水順著山的縫隙靜靜地流淌下來,宛如流動的水晶一般映襯在山體上,使人忍不住有掬一捧放進嘴里的沖動,感受那從上到下通體的清爽舒暢。竹葉在清風吹拂下發出婆娑的細響。同學們圍坐在綠色的草地上,無所顧忌地談天說地,嬉戲打鬧,一如回到了從前。雖然汽車的音響乏善可陳,但是大家縱情歌舞,飲酒歡暢,不覺如癡如醉,忘記了時光的流淌。第二天,日麗清明,春風和煦,是爬山的最佳天氣,雖然大家揮汗如雨,氣喘如牛,最終基本上都能登頂了(查將軍老矣,事實證明其尚能飯)。君臨絕頂,抬頭看:極目闊天,陽光淡灑,云戲藍天;附身看:村舍星羅棋布,眾山俯首。縱目遠眺,不覺胸襟大開,山風吹拂下的歡怡,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 ? ? 看到大家盡情歡笑的現在,不覺遙想同學當年的親密無間。只是呼吸之間,二十余年過去了。這些年里,有的同學清靜無為,淡泊內斂,滿足于一己的自在;有的同學,運籌帷幄,決戰于血腥殘酷的市場;有的同學左右逢源,游戲于撲朔迷離的官場;有的同學,寄托豪情,迷戀于放浪形骸的狂歡。雖然人生軌跡的不同,導致了我們對事對物的看法已經是千差萬別、大相徑庭。應該說很多人都不再是同一類人了,但是,為什么在這溫馨友愛的兩天里,大家能夠得意盡歡,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呢?我想,這是對正在逝去青春的追憶的力量,這是重回舊時夢境的力量吧!
? ? ? 放情山水之間的時候,不知其他同學有沒有這樣的感慨?當我現在重讀東坡先生的“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的時候,看到“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的時候,總是不免唏噓嗟嘆,面對復雜的人生,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們不能認為我們現在是站在歷史的最高點,來嘲笑古人的避世和消極。所以說功名富貴,確是過眼煙云,回想同學當年的友情,看到眼下依然無比親密的同學們,我真正明白了同學們為什么會如此的興奮和忘我,真所謂“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追問,才明白從從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無論你有多少種武器,情才是最真的東西。我有這樣的一種沖動,想在心板上刻下這次旅游的同學的名字和他們在這次活動中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再過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回頭望,那時又會產生什么樣的感慨呢?
? ? ? 諸位同學以為然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