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連乞丐都不會再光顧的地方。
這是一個連小偷都不愿意涉足的地方。
這是一個連騙子都不來賣佛祖的地方。
“舊故里,草木深”,這本是一句很有意境的話,但在這個不是那么意境的地方,卻也很是應景。
泉自石上來,花從水中開。幼時捉蟹的溪旁,如今雜草叢生。無人再踏足的地方,田地,同樣也就荒了。
一眼望去,滿山的青綠,想去山頂看看遠方的風景。但是,先別說你能否上得了山頂,連找到一條可以通行的道路,那也是一種奢望。而這,就如同寫滿書卷的紙張,無從下筆。
由于沒了人員的走動,山上的野生動物也隨之繁殖興起,野雞紛飛,野豬亂跑,以及那很容易就被發現的野兔。
不僅山上的景象如此,村子,同樣也荒了。
從幼時門前數不勝數的小伙伴到如今屈指可數的住戶,從交通不好時的到處人煙到交通便利時的人煙稀少。時間,把這個鄉村鞭笞的太過厲害。
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進步。年輕的心,總是托付給外面的世界,接受新奇的東西。于是,年輕的人,奔赴的下一站,既是高教育下的城市。
不僅僅是這些年輕一代,為了生活的中年一代,也得為了生計,遠走他鄉。生活不易,工作不易,假期也是少之可憐,故鄉的家,仿佛是一個旅館,住之時間極短。
城市的車水馬龍,高樓聳立,便利交通,吸引了幾代人的心。住進城里,也成為了一種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
河自東向去,水而往下流。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永遠都是自上而下,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住進城市呢?孩子一天天長大,追求一天天在變,父母的兩鬢,也越來越斑白。
見過鄉村的古樸,也見過城市的繁華。嘗過古井甘水,也聞過大廈美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是鄉村讓他更美好。
每個人,應當有兩套房,一套在城市,用于年少時的生活。一套在鄉村,用于年老時的休養。年少城市的繁雜是生活的動力,年老鄉村的寧靜是對生命的追求。
喜歡年少追逐繁星的夢,無謂風塵,無關歲月,只要最后能在繁星的閃亮中看到自己的夢就好。
也曾憧憬過,夜幕霓虹下,隔著江,一會看看東方明珠,一會看看未來的人,或盤膝而坐,或扶杠遠望,說起過去的故事,談起對未來的夢,談吐自然,無須借酒。
如何不讓自己迷茫,莫過于明確對生活的追求。在城市里孤獨是常態,尋找自己喜歡的,讀陽光的書,看溫暖的文字,照亮內心深處的陰涼。一個人,只有溫暖了自己,才能去溫暖身邊的人。
會自行注入陽光,溫暖自己的人,都會成長的很快,也會變得成熟。而關于成熟,我認為,應當就是遇見誰都能說,但并不是遇見誰都想說的感覺。
而,關于它,我們都選擇了離開,村,也就真的荒了。除了那些斑白的老者,堅守在他們守護了一輩子的土地。年輕的人,都走了。
于是我,再也沒有那種在坡上看流星劃過,內心就馬上許愿的沖動了。因為,城市,看不見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