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薪苔
各位看官,本人一路馬不停蹄追完歷史題材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待我喘口氣、喝口茶,慢慢與客官們道來……
01
本劇是歷史題材電視劇,本人以為不必過于糾結歷史考據和真相,因此沉浸在精彩劇情中,樂不思蜀。
追完劇,第一感覺只有一個字,爽!
編劇厲害,本劇高潮迭起,讓人欲罷不能。看后和原著稍加對照,劇本很忠實原著。好故事的第一要義當然就是好看。緊張的情節中不忘穿插細膩的情感,使人物性格更加豐滿。
故事的主線有兩條,上半部分主要講述曹丕和曹植的皇位之爭,司馬懿在曹氏父子三人的夾縫中艱難求生,生死一線;下半部分主要講述司馬懿在曹丕的支持下推行新政富國養民,此時他在朝中地位逐漸上升,面對的主要是曹氏宗親的排擠阻撓,大致上有驚無險。
02
一部三國演義,讓大多數中國人只知劉關張和諸葛孔明,很少再去體會那個群雄并起的時代中其他人的風姿。小時候聽袁闊成講書,眼里心里只有諸葛亮、關羽和趙云。
后來讀書,讀到曹操的詩
白骨露于野 ,千里無雞鳴 。
生民百遺一 ,念之斷人腸 。
又讀到那首出名的《龜雖壽》:
神龜雖壽 ,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 ,終為土灰。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
總會想,能寫出這樣詩的人,即使是政治家,也干不出特別齷齪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如果讓他回顧自己的一生,會不會因為自己引起二子爭奪王位后悔。他喜歡曹植,是因為曹植仁厚,能寫詩,曹植的詩寫得是三曹中最好的,連杜甫也說“附料楊雄敵,詩是子建親。”三曹中,曹植的詩流傳下來的最多。曹丕的詩,寫得確實不如曹植,但是曹操是在選繼承自己志向的人啊,像他這樣,又是政治家又能寫好詩的幾千年下來也幾乎找不出來,一般規律是好皇帝寫不出好詩,好詩人當不了好皇帝。后來曹丕的政績也說明了這一點,可是曹植呢?不說也罷,不僅沒有政治家的氣魄,而且太沒骨氣。
03
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是個完人,軍師聯盟里的司馬懿也是個完人。
看劇時就常常想,到最后,真正的贏家是司馬家族。是什么樣的人,能夠成為亂世英雄,奠定自己家族的霸業呢?
一直沒有想到合適的表達,直到有一天,看到曹操在青梅煮酒是描述過的一條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階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換句話說,成功者,特別是政治上的成功者,需要審時度勢,該隱藏自己時不出頭,該彰顯自己時也絕不謙讓。轉觀今日的創業者,應該也需要這樣審時度勢,顧全大局的素質。
04
每個電視劇里總有一些小情節讓人難忘,很值得玩味。這部里面格外多些。
滿頭白發的漢獻帝劉協主動禪位給曹丕那一段,他急切地把玉璽拿給曹丕,仿佛那不是玉璽,只是個燙手山芋,就怕曹丕不接受。
后來,曹丕答應接受他的禪讓,問他有什么心愿,他說:
我只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到朗朗乾坤里去轉一轉。看看那山看看那水,看看陽光照在樹枝上。
我自建安年間來到此處,整整二十六年,從來沒敢離開皇宮半步,伴隨我的,只有這高高的圍墻和恐懼。
這個情節觸到我的淚點,劉協的表現和想法也非常符合他的身世和境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一路走來,他再留戀王位是說不過去的。他一直住的地方,吃穿不愁,凡事也有人照顧,說到底也只是個頂級囚徒,還要時時防范曹氏家族的刀劍。
甄宓是劇里最苦命的女人。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可能就是初遇曹植,兩情相悅時,還有兒子帶著她出宮去找司馬懿那天。
因為有人陷害,曹丕抓了曹植,欲將其置于死地。甄宓不避嫌疑不顧生死,為曹植求情。因為她和曹植的過往,曹丕總是記恨在心,這一下火上澆油,甄宓沒了生路。
她喝下毒酒之后,從袖子里拿出那天和兒子出宮時買的蜜餞,拿了一顆放在嘴里。——生活的苦,我嘗得太多,就讓我死前,再享有一時半刻的甜蜜……
此劇最后一集,司馬懿和 柏靈筠的情感有了結果。以前他是曹丕的臣子, 柏靈筠是曹丕派來監視他的奸細。就算他心里已經對柏靈筠早已認可,也肯定沒有辦法和她做實質上的夫妻。
他們兩個,必定是在司馬懿不做官后,才能有結果的。以下的兩段話已經被很多媒體轉載,我還是引述在此。
柏靈筠說:“其實,我也曾想過,青廬合巹酒,披紅騎白馬。但當我認定你之后,這些名分,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司馬懿說:“我以為的有心,不是見色忘義的怦然心動,是不離不棄的日久生情。那日我若是對你有心,那我怎么對得起與夫人二十載的同甘共苦?可今日,我對你之情,是真舍不下的朝朝暮暮的相知相惜。我司馬懿只此一心,叫做長情。”
讓我陷在劇情里,無法走出的,有時往往就是一些細節。這些細節的處理,可以讓故事豐滿,人物立體,贏得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