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婆家,馬路邊,一丁看到一個欄桿橫躺在路邊小坑上;像一座橋;他嘗試走了3遍;沒成功;第4次嘗試還因為欄桿是圓柱摔了一跤,瞬間進入情緒區(qū)大哭…
路邊有個大媽媽看孩子哭,好意演示怎么走;
結(jié)果孩子情緒更大了,一邊哭一邊喊:我這樣試了很多次不行的啦……
外婆也急了說:那我們回家吧……
一丁哭聲更大:我不要…都怪這個欄桿,這個臭欄桿,我要把他扔掉…
孩子挫折時,父母想幫孩子,分享價值觀
第一步不是著急幫孩子解決問題;
也不是評判孩子:不懂事、脾氣壞…
而是先看到這會兒娃在情緒區(qū)里…
第一步是用傾聽,協(xié)助娃情緒降溫…
我說:是哈,你都試了4-5次了,沒有成功,感覺好挫敗啊…;
一丁情緒降下來一點:媽媽,是啊……我覺得這個欄桿最壞了……好想把他扔掉…
我:你覺得這個欄桿讓你體驗到自己不夠好,你做不到…你很想做到走過這欄桿橋。
一丁不說話…10秒鐘后,他情緒降溫后,他重新走向欄桿,很小心翼翼地嘗試走了2遍,成功了;
他自己不滿意,覺得速度慢;又嘗試快速走了一遍,成功…
沒有建議與鼓勵、說教與評判;
只是看見了孩子的挫敗情緒;情緒流走后;孩子體內(nèi)本身就有追求圓滿的內(nèi)在動力,就會驅(qū)動他繼續(xù)嘗試;
成長自帶挫折,孩子體驗到失敗、失敗時的情緒是什么?失敗的挫敗感會流走,到又有力量的前行,失敗帶來的反思與調(diào)整,到成功完成的整個過程;就是孩子整合自己抗挫力的全過程;
你允許孩子體驗這整個過程嗎?你在這整個過程中又做了什么?
孩子不會聽父母怎么說:孩子,失敗不要緊,你要有抗挫力;
孩子是在自己的體驗中總結(jié)思考吸收形成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