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接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費用也在持續上升,這使得教育開支的比重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越來越大。有調查表明,國內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有意愿送子女出國留學,對每一個家庭而言,除非公費,出國留學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與其他規劃相比,子女教育金是最沒有時間彈性與費用彈性的理財目標,因此更要預先進行規劃,才不會使父母因財務不足阻礙子女前進的遺憾。從時間彈性來看,孩子到了哪個年齡,就相應的要開始哪一階段的學習,不能等,屆時父母就應該已經準備好教育金。這一點與購房規劃、退休養老規劃不同,對于這兩項規劃,如果財務狀況不允許,可以推遲理財目標的實現時間,如推遲購房時間、延后退休等,而教育規劃則完全沒有這樣的時間彈性。從費用彈性來看,教育費用相對固定,不管各家庭收入與資產狀況如何,負擔基本相同,不像購房規劃、退休養老規劃可以適當降低標準。
從教育金的準備時間來看,子女就讀小學時大多年齡在7歲左右,此時父母年齡基本在30歲上下,不管是身體和收入都處在高峰時期,且小學時期的花費相對來說較少;等到子女上大學時年齡多為18歲左右,此時期的教育費用相對較高,大學畢業后如果想要出國深造,那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家長的年齡屆時通常為45歲左右,距離退休還有大概15年。子女高等教育金支付期與退休金準備期高度重疊,為了平衡兩種需求,提早進行教育規劃就顯得十分必要。好了,既然說到規劃,那就要知道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我們來算一算。
養育一個孩子究竟需要花費多少,仔細計算一下的話,你會發現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著實不小。下面我們來簡單算一算養一個孩子大概要花多少錢。
這些數字只是以我對我們這地區普通家庭的情況進行的估算,但這里還沒有考慮各類親子班、興趣班、補習班的花費,這些課外班級,少則幾千,多則幾萬,有的甚至十幾二十萬,不知道各位感覺如何,我是覺得滿眼冒金星兒了。所以實際的費用可能比上面的數字高出很多很多。
如此計算下來,相信很多人都會大吃一驚吧,一個孩子,從在媽媽的肚子里開始,到他大學畢業,竟會花掉這么多錢,現在是否覺得有必要提前做一下孩子教育金的規劃呢。
首先要了解家庭的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情況,簡單來說就是先盤一盤帳,看看家里有多少錢,一年能掙多少錢,一年花多少錢,又能攢下多少錢,有沒有長期負債(如房貸)等情況。其次,確定對子女的教育目標,,這樣一來可以大概推算出高等教育所需費用,可以在估算的費用上再多加上一些,主要是為了將通貨膨脹率考慮進去。
接下來就是準備錢了,方法當然很多,如教育貸款、儲蓄、大額存單、國債、股票、公司債券、信托、教育保險、基金等等,現在可供選擇的方式越來越多,也就不一一列舉了。具體選擇什么方式,這個要根據孩子的大小、家庭的財務狀況、教育目標、風險的喜好和承受能力等多方面情況來選擇,有道是沒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最適合的方案。以下簡單例舉一些方式,旨在為大家打開思路開個頭。
如果家庭收入結構較為穩定,同時收入水平相對來說不高,那么可以用定時定額儲蓄的方式來儲備高等教育金。如比較流行的12存單法,這個百度一下就知道怎么操作了。只是銀行存款抵御通脹的能力較弱,但相對來說操作簡單,安全系數高。
也可以采樣基金定投的方式,每月定時定額的買入某只基金,長期持有,收益相對來說會高于銀行很多。這種方式適合孩子比較小的家庭,因為基金定投主要是依靠時間來進行成本的攤薄。
如果家中資金富余,可以購買長期債券將教育金提前儲蓄起來,以防資產結構的變化,影響將來教育的需求,同時債券有半年一付息或一年一付息的,給付的利息還可以選擇再投資,增加資金的利用率。
如果熟悉股票或期貨市場的,且風險承受能力強,可以選擇一部分資金進入股市、期市,另一部分購買債券或債券型基金,使風險分散。
如果對保險了解并認可的人,教育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保險具有強制儲蓄的功能,不像儲蓄、債券、基金隨時可以取出,不容易長期積攢,且到期收益有保障,最主要的是投保人出意外后,保費可豁免,也就是如果父親或母親是投保人,投保人出現意外,那么余下的保費就不用交了,但保障依然存在,確保孩子的教育目標能夠實現。這里就不過多的說保險的好處了,感興趣的可以咨詢你身邊的保險代理人,或是打電話到保險公司咨詢都是可以的。
以上這些方式只是拋磚引玉,現在的投資渠道很多,配置方法也就有很多,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為你最心愛的孩子做好教育規劃。
PS.
對于準備要寶寶的夫妻們,也別被上面的文章嚇到,只要合理的配置資產,提前籌劃,你們和你們即將到來的寶寶,都會有足夠的保障的。理財規劃,越早越好,時間會帶給你們奇跡。愛因斯坦說過:復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而復利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力量,是依靠時間才能做到的,時間才是關鍵。所以,從現在開始規劃你的資產,享受復利帶給你的奇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