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核鍋底
2016-02-20
《創意寫作:虛構與敘事》,出版時間2011-05-01,版次1,閱讀時間為2016-02-19至2016-02-20。
在豆瓣閱讀中我是第一個添加這本書的,看來此書的閱讀面并不廣,雖然不能由此判定本書的質量,但從版次看沒有太多人買。
本書是為了將創意寫作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小說寫作和小說研究領域,試圖從創意寫作的意義上介紹和分析小說寫作的技巧和原理。書中從小說敘事中總結小說的理論框架,并將小說構思和創作過程中的方法進行歸納。本書從中外經典小說的案例分析和文本細讀中闡釋小說寫作技巧,舉得例子為常見常讀的經典小說,增加輸的可讀性也更便于理解和模仿練習。下面分別從我對書中的內容贊同、收獲兩方面分別總結。
一、贊同
1、作者在總序中提到,廣義文化產業占其GDP比重超過了20%,是美國國內第一大產業,也是美國第一大出口產業。...這跟美國大學體系中“創意寫作”機制的創建和發展有關。跟美國相比,我國高校沒有“創意寫作”學科,文學教育更多的是文學史知識和語言學知識教育,從來不教文學創作本身,不教創造性思維和寫作。所以我們學的更多的是如何輸入,而不是輸出,缺少表達自我的意識。在大學之前,語文考試總會附著一整個頁面的方格紙,年級越高字數要求越多,高考時要求不低于800字。大部分高中階段的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說是一生中的巔峰,可以對應特定主題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一篇主旨明確、論點清晰、論據充分的千字文,而且至少一周一篇。這是多么厲害的技能啊,要知道很多人從學校出來之后可能再也沒有通過思考親自寫過一篇文章了。雖然那時候我們的思想并不成熟,論據翻來覆去就是屈原、陶淵明、司馬遷,文章結構、風格都是按照學校教的應試技巧,跟創意寫作不沾邊,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我們總會實現表達自己的目的。同樣的主題作文,不同的學生會選擇不同角度,學出完全不同的文章。這就是創意寫作的雛形,輸出的文字經過思考,帶著自己的思想傾向被表達出來。大學以后,這個表達自我進行文字創作的教學就停止了,先不說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普通專業而言,課程幾乎和寫作好不沾邊,以后所有的寫作任務都是靠個人悟性。寫文章這件事對成年人來說慢慢的變成最頭疼的事,沒有應試規則該如何去表達沒有人教過,寫作的基礎性技能也無處習得。這個狀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時間碎片化的趨勢,非但沒有緩解卻更加嚴重,寫字的人越來越少,140個字綽綽有余。這值得反思,我們真的不再需要寫文章了嗎,真的不需要學習創意寫作技能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只有能夠把自己的想法順利且有吸引力的表達出去,才能讓別人了解,不但再好的點子也是茶壺里煮水餃,倒不出來的。
2、現實人生、歷史文本和想象世界是三個故事原型的主要來源。在故事虛構的過程中,作者既可以將已有的故事原型作為小說寫作的敘事材料,也可以自己原創性地假想故事原型,而更多的情形是,作者往往會將已有的故事原型與自己原創的故事原型組合起來,從而構成小說寫作的故事素材。小說本身就是人生故事,從這三個方面構成故事素材不僅容易書寫,也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作者總是會在被敘述的故事中表露出自己的敘述傾向、值觀念、道德倫理、人生理想等。
二、值得學習和練習
1、小說虛構的基本路徑
小說的故事素材既可以來源于現實生活、歷史文本,也可以取材于想象世界。
藝術類故事原型,是作者從藝術作品中選取的小說故事原型。包括非文學藝術作品,如電影繪畫,也可以是敘事的文學作品;非藝術類故事原型,既可以是現實生活或想象生活中的故事素材,也可以是書寫文本或口述文本中的故事素材。
2.兩大構思意向
(1)外向型構思。外向型構思的作者擅長于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小說故事的素材,側重于根據生活固有的樣式和生活本身的邏輯設置小說的情節線索、人物關系和環境景象。
(2)內向型構思。作者沉浸于個人的內心世界,將小說虛構定義為一種遠離現實生活的方式,從自身的記憶、夢境和幻想中搜尋那些隱秘和玄妙的事件,并在想象生活的內省和冥想中從事故事構思的活動。
3、小說寫作前要考慮
小說的初習者要了解如何用語言文字來敘述故事,寫什么與如何寫。
(1)具有敘事價值的故事
一個根本性的尺度是,故事素材中是否隱含著某種崇尚人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理想的敘事可能性。
(2)感動作者的故事。
作者應該選取那些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故事。
(3)令人可信和有所發現的故事。
可信度和敘事價值、敘事意義的發現是作者選擇小說故事素材的重要依據。所以,對于那些作者虛擬的或鮮為人知的故事原型,作者必須考慮,這些故事原型是否具有生活的合理性和閱讀的可信性;而對于那些名垂史冊或家喻戶曉的故事原型,作者也應注意到,自己是否已在這些廣為流傳的故事材料中挖掘出新的敘事價值和敘事意義,找到一些屬于作者獨創性的東西。
(4)能被駕馭的故事。
所謂駕馭,其實是說作者在選擇寫什么的時候,要對自己的敘事技能有一個客觀而準確的判斷,對自己的敘事調控可能性有一個預期的評估。
總之,所有這些都是作者正式動筆寫作之前必須面對并解答的問題.
4、小說寫作的技能培養
無論是自學習得還是專業習得,小說寫作的技能都離不開作者勤奮和刻苦的寫作實踐。我們將從寫作經驗的積累、寫作技巧的訓練和寫作模式的創新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培養小說寫作的故事虛構技能。
(1)閱讀與習作。大量地閱讀文學作品,特別是挑選一些經典和優秀的小說作品,進行朗讀和細讀,是小說寫作經驗積累的基本途徑。當然,小說寫作經驗的真正積累還需要通過持之以恒的寫作實踐。尤其對于初習作者來說,更需要養成一種用語言文字編寫故事的習性,許多作家便是從寫作日記、書信、小故事等方式開始練習小說寫作的。
(2)觀察與內省。作者要用自己的身體和心靈留心自身周遭已經存在和正在發生的各種事情,培養敏感的感知力、通透的感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作者還要養成將自己觀察中的發現和內省中的感悟隨時記錄下來的習慣,這些記錄往往會成為日后寫作小說的重要素材。
(3)欲望與策略。寫作欲望是作者寫作小說的初始動力。當然,作者不能單憑寫作欲望的原始沖動來從事小說寫作,而需要策劃小說寫作的步驟,制定一個可操作的小說寫作策略。
5、寫作技巧的訓練
(1)由淺入深。小說初習者在訓練寫作技巧的時候,一方面要分步驟地練習技巧,從故事虛構、設計小說故事的敘事線條入手,然后進入到用語言文字具體地書寫小說故事,另一方面要分階段地練習技巧,從講故事到寫故事的初級訓練開始,轉入人物速寫、場景描繪的中級訓練,最后進入寫作小小說、
(2)從記憶到想象。小說初習者首先應該從個人的故事記憶之中挖掘小說寫作的動力,從記憶庫中選擇那些影響最深或最感動的故事寫起。小說寫作技巧的訓練進程表現為,初習者先要從自己的記憶世界中尋找故事,然后才拓展到想象世界,在超越現實和開拓自我的過程中從事故事虛構和創意寫作的實踐活動。
(3)模仿中發現。初習者可以模仿經典或暢銷小說作品段落中的寫作技巧,諸如,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的設計,人物、景物和場景的描寫,以及語言文字的遣詞造句等。可是,模仿畢竟是寫作技巧訓練的入門階段。作者不僅要模仿和借鑒他人的寫作技巧,將其運用于自己的小說寫作實踐之中,而且應該自覺地探索適合自己寫作個性和小說敘述的寫作技巧,在具體的故事虛構和小說寫作實踐中總結經驗,發現自我。
(4)由刻意到自如。小說寫作是有技巧的,并且,小說的寫作技巧是可以被人習得的。小說習作者常常需要經過一個刻意模仿到熟能生巧的過程。最初,習作者要有意識地認識、模仿和使用一些現有的寫作技巧,只有在熟練掌握了相關寫作技巧之后,才能做到自然地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