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澤雪穗,將美麗的外貌、優雅的舉止、聰慧的頭腦、高貴的身份和上進、勤奮、刻苦等美德集一身時,也可以將自私、冷漠、狹隘、冷酷和殘忍集一身。這么一個美丑集一身的人,是復雜人性攪揉而成的奇異的產物,既透著詭異美麗的光彩又散發著陣陣惡臭。
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塑造了雪穗這樣一個經典的形象,他將犯罪推理小說推到一個高度,不僅敘事縝密,還把人性的陰幽微暗深挖。
但是,這樣一部小說,我讀不到愛,也讀不出絕望,讀到的是底層兩個小朋友的肆意報復,將所有人玩得團團轉,將那些真的,善的,美的,撕得一地碎片。
如果你說東野要批判人世間的冷酷和炎涼,字里行間,態度如此平實冷靜,哪里有半分焦慮掙扎。他就是在不動聲色地說。卡夫卡的《變形記》里,化作甲蟲那一刻的絕對孤獨和絕望,能灼痛所有讀者。東野呢,完全沒有溫度地敘述,他克制得讓你根本觸碰不到他的立場和態度。如果說,雪穗不允許別人觸碰她的隱秘,而東野何嘗不是。
如果你說東野要借此歌頌無望的愛情,但我以為男女主人公更像是一對共生體。如書中說的,是槍蝦和蝦虎魚。如果說,互惠互利,知己知彼就是愛情。雪穗進行股票交易,開精品店,而亮司出賣肉體、抄襲計算機。雪穗利用亮司打擊報復所有阻礙她的人,亮司也通過雪穗獲取商業秘密。這就是生意搭檔啊。
也有人說亮司在暗,雪穗在明。亮司最后為雪穗犧牲。亮司深愛著雪穗。
我卻讀出異樣的味道。
作惡需要借口。所有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都說自己是被迫的。自從目睹父親的獸性,從他手刃父親那一刻起,亮司就被惡吞噬了心靈。他以父親嫖幼女為借口殺人!人內心的惡一旦找到一個合理的借口釋放,那就一發不可收拾。而雪穗呢,她被母親出賣肉體,心靈被扭曲,但從她謀殺母親那一刻,內心的惡也一發不可收拾。
他們心靈無疑受到傷害,卻如無數犯罪者一樣,緊緊攥著這個借口去仇恨這個世間,去釋放惡。他們值得同情,卻作惡的理由卻讓人無法信服。
美劇《犯罪心理》中有一幕:有一個飽受摧殘的小男孩問R叔:“如果一個孩子童年受到摧殘,長大了會怎樣呢?”R叔說:“有些孩子在童年受到傷害后會犯罪,報復社會,但有些不會。”小男孩又問:“有些會怎樣呢?”R叔回答:“有些就像我這樣捉壞人。”
在我看來,這是一對志同道合的可憐人。
作惡會上癮。善良和懦弱有時候非常相像。而作惡時,我們踐踏著別人的信任和同情心,感受那份把控人心的優越感時,我想,犯罪者那一刻是有作惡的快感吧。雪穗善于偽裝,富有城府,將人心把玩于股掌,我以為她是沉溺于其中。作惡時,看著別人臣服,感受自己那高高在上的權威感,也是何等痛快。我想,亮司就是這樣,友彥把亮司當成恩人和好友,他卻威脅友彥,強迫友彥犯罪。我以為他也是沉溺于其中。當人精通某樣技藝時,很少會不加演練。他們倆臭味相投,樂此不疲地作惡。而沒有任何道德上的負罪感。
惡會看準人心的軟弱而大肆蔓延。
但允許我引用卡夫卡的話:惡會引誘人類,但不能成為人類。
任性的雪穗和亮司在人性的黑暗中越走越遠,他們釋放內心的惡而不加節制,他們沉溺于作惡而不能自拔。
所以,我以為《白夜行》里講的就是一對任性的小孩在玩邪惡的游戲。
所以,我覺得這不是一流的小說。
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里,瑪絲洛娃被摧殘,靈魂變得麻木。但末尾,她被救贖了。我在這小說的末尾,雪穗那無情的背影里讀不到一點救贖的味道。只是沒有人陪她玩了。
但是,這也不是一部糟糕的小說。
東野借富家公子一成的視角這樣寫雪穗:在她美麗的外表下,有下流卑賤的東西。
這句話,有溫度。
惡對善了解得很多,善卻對惡一無所知。看來,多讀些犯罪推理小說總沒錯。 ?
二流白夜行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