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是天底下最好的一件事?

@ 程老濕愛吐槽


“我年輕時人們稱我是投機客,賺了些錢后人們稱我是投資專家,再后敬我是銀行家,今天我被稱為慈善家。但這幾十年來,我從頭到尾做的是同樣的事。”

—— 英國一著名投機客


壹 . 幼稚


炒股是天底下最好的一件事。

不用看領導臉色、不用搞人際關系、研究研究K線、挖挖公司基本面、用錢說話、與市場博弈、靠自己真本事,一不留神興許搞成大事業,比魚龍混雜的社會混起來要簡單多了,特別適合比較“軸”、有點小聰明、又沒撒子背景的毛頭小子……

曾幾何時,年少無知的一位小盆友(鄙人),就是這么認為的。歲月如梭,今時今日,偶只能說:“幼稚”。

這個市場的復雜程度,基本上“克隆”了社會,而節奏卻遠遠快過了社會。也許,你在社會上混,三五十年才可能知道輸贏。

這里,一兩年就知道了。

在這個市場里,你的缺點會被無限放大,比“在社會上混”更難隱蔽,這就是大多數人會輸的原因。

你買的,是風險。

風險,才是我們交易的商品,不是股票。

要想“不死”,首先要了解市場的“生物鏈”,進而才知道“自己在哪里混”會比較安全。

混黑社會還要拜碼頭,跟誰玩耍都沒搞清楚,不是你死還能是誰?

市場,撮合交易的平臺。在這里,有無窮無盡的交易對手。你要買,需要有對手賣給你;你要賣,需要有對手來買。

商人視客戶為衣食父母,而在這個市場里,交易對手則是你的衣食父母,沒有對手盤,就不可能發生交易。

交易對手分有三類:套保者、賭徒、交易者

套保者,做交易的目的是把實業上的風險搬到金融市場里面來,找錢幫他分攤風險。

期貨市場很容易理解就是套保交易;股票市場上就是IPO。他們提供投資標的的同時,也提供了用來博弈的不可測風險。

(IPO你給他40倍PE,就等于給他一次性兌現了未來40年收益,懂嗎?)

賭徒,做交易的目的就是押大小。

他們尋求的是風險對價,比如押注某個商品的價格未來某個時點會上漲或下跌到某個價格;押注某家上市公司未來能夠賺大錢……追求的是最后的結果。

交易者,做交易的目的是撮合交易。

他們是“風險”的搬運工,暫時買入賣出,當市場高度一致缺乏對手的時候(情緒化波動)出來潑潑冷水,活躍一下氣氛,幫風險找到下家。在過程中套取差價,承受可評估的短期風險。

這三類人是市場交易不可或缺的參與者。

可以把它們想象成生產者(套保者)——銷售者(交易者)——消費者(賭徒),他們交易的商品就是“風險”(不確定性)。

他們的風險偏好依次是套保者(風險偏好低)、交易者(風險偏好中)、賭徒(風險偏好高)。


貳 . 十賭九輸


到底你是賭徒還是交易者?

區別在于交易目的,是“看結果”還是“看過程”。

賭結果的賭徒,沒什么好講的,遍地都是,這也是人性所向。

你以為你研究股票的基本面、技術面有用?誰有“三歲看老”的本事?奧巴馬當年也就是個混混,你能預測到他會成為美利堅的“一把手”?

動則百倍市盈率,等于把后面一百年的盈利給人家兌現了,風險都由你來買單了,你不是傻子還能是什么?當然,你能找更傻的人來支付后面一百二十年的盈利給你,你還是很牛掰的。

所以,老濕常常講,這個市場是用來“比傻”的。

常常我們會在網絡上、沙龍上看到“一邊倒”的輿情,名人與粉絲一唱眾和,幾乎聽不到異見,只見標語式口號而缺乏博弈式的探討。

因為 ——

大多數人還是很害怕的,內心其實知道自己買貴了,所以呢,需要心理安慰來支撐,要不晚上睡不著;需要告訴別人,未來非常好,要不沒有傻子來接棒;需要“從眾心理”帶來的安全感,來平抑剛剛買回來的風險(“不確定性”)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壓力。

不過,這都改變不了結果。

十賭九輸,賭徒(韭菜)最終都是會被市場消滅的。


叁 . 法門


在這個市場里,怎么混能夠“不死”?做一名交易者。

當然,如果有資源,把實業風險打包搬過來,做套保者你就成了食物鏈的上端。最不濟,也要做個交易者,這樣才能混的長久。靠運氣,在食物鏈的下端賭來賭去,早晚也是LOSER。

交易者的法門其實很簡單:“利用杠桿擴大資金規模,賺最簡單、最安全、最容易賺的小錢”。

無論外匯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股票市場,真正的交易者都是這樣做的。

何謂“小錢”?何謂“大錢”?其實,很多人說不清搞不明白。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選擇題(不要盲目學,只是舉個簡單例子):

有兩筆交易讓你來選擇,A策略投入10元,目標收益也是10元,收益率100%,勝率50%;B策略投入10元,目標收益1元,收益率10%,勝率85%。投資周期相同。

你究竟選擇A還是選擇B,還是有別的想法?(賺1元還是賺10元?其實就是選擇低風險品種還是高風險品種?)

告訴大家我的選擇:我會借九十元加上本金十元,共計100元來做B策略。

最終本金收益率是100%,勝率85%;而策略A本金收益率是100%,但勝率50%。其中技巧只是運用了十倍杠桿。

老濕常常講,收益率就是狗屁,只看人家吃第八個包子吃飽了,你就以為第八個包子比前面七個更飽肚子。你不蠢誰蠢?

再讓大家做一道數學題。

一只股票從5元上漲10元,漲幅是多少?從10元跌至5元,跌幅是多少?

沒錯,漲幅100%,跌幅50%。用公式來計算(1+0.1)n1(N次方)=2;(1-0.1)n2(N次方)=0.5,結果是N1>N2

當浮盈越大,回撤幅度也會加大。使用杠桿后,這個問題會更加明顯。

這是要克服的第二個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所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是固定每次交易金額,隨著浮盈上升,杠桿率自然下降,而令回撤幅度減小。反之,如果浮虧的效果是,杠桿率自然上升,令回撤幅度加大。

經過這樣的調整,勝率將成為決定因素。一旦開始浮盈,系統收益曲線將會非常穩健。

交易者既不是賭徒,也不是高風險偏好者。

勝率越高的交易,往往意味著單筆交易的收益率非常低(低風險對應低收益)。

不過,只要運用杠桿,我們就可以輕易提高本金收益率。

比如前面的選擇題,如果我選擇一百倍杠桿,結果會怎么樣?不過,杠桿系數一大就會面臨另一個問題,風險承受力減弱——這也就是所謂的“回撤率”,杠桿越高,理論上回撤幅度越大。

因此,勝負概率與杠桿系數之間形成了相互制約的關系。

不同的投資標的,需要用不同的配比來控制。

打住,不多說了。


肆 . 圣杯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持續盈利的關鍵。

從分歧中琢磨出確定性強,具有一致性的賺小錢的交易策略,然而運用合理的資金管理方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就這么枯燥,簡單,木有激情。

交易,就是一門生意。

在這個市場混,要能答上來幾個問題:

我能賺的錢在哪里?

為什么我可以賺到?

“上家”是誰?

“下家”是誰?

我用什么方式在哪個環節賺到錢?

風險與收益是否匹配?

風險是否可控?

沒錯,這些問題看上去很熟悉,你做任何正經生意都會考慮這些問題。

當然,大多數的人并不這么想。他們是來這里“合法賭博”。

投資?投機?去你媽的蛋,其實都是賭徒。嘴上高大上也掩蓋不了“賭一把”的本質。

這個市場里,有很多種玩法。

不過,如果指望有一天能夠從這里全身而退,不要做賭徒。



---------

來源 | 程老濕愛吐槽

作者 | 程老濕


微信公眾號 程老濕愛吐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