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小魚
暑假的時候去給一群孩子當老師,假裝大人強調地問他們: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啊
雖然沒聽到想做科學家這種標準答案,但是他們說想做老師,說想做醫生,說想做公務員。
聽到心里是真的羨慕,
什么時候做
決定對自己來說開始變得艱難了呢。
1.
不知道你會不會恐懼未知。
我突然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非常恐懼未知的人。
最近身邊很多人在考研,曾經能和我扯皮扯三四個小時不停的大貓自從開始考研似乎都快消失在我的生活里了。
他說他好怕,因為未來不知道要走向哪里,和異地了很久的女朋友也總是吵了又吵。
他說自己每天都在算著還有幾天要考研,沒有準備充分像是在倒數著某個死期一樣的日子。
其實我挺關心他每天在做什么的,他告訴我他每天在自習,在背單詞,也在和微積分死磕。
我安慰他,但心里真的覺得安心。他像我一樣對未來充滿了焦慮,但是還好他沒有停下。
2.
前一陣子面試特別多,也要在外面趕來趕去,所以臨時和一個女孩子搭了伴。和她之前不熟,但卻一直記得她挺溫暖的笑容。路上兩個人聊著聊著就會聊到之后的打算,她是差一點點就可以保研的那一撥人。
她提到這個的時候,我不知道要用什么話來安慰她,畢竟她要走的路我也未曾看過。但是她自己卻仿佛安慰我一般告訴我,其實沒能順利讀研也沒什么關系。讓她花了很多心思,想了很多的是要考研還是就這樣開始工作。
那你想清楚了么,我小心翼翼地問。
想清楚了吧,她說,她之前有挺多顧慮,家人特別希望她能讀研究生,周圍的同學也有不少不是考研就是保研,但是她最后決定要去工作。
“研究生”對于她來說不僅僅是三年時光或者一個文憑,沒有人能替她去背著書包上研究生的課程、在實驗室里面做實驗,也沒有人能幫她到公司里面適應陌生的環境、從零開始學工作日報怎么寫。急著決定這樣的未來的時候,放在誰身上都會有點怕呢。
“我希望自己能一直用生活的內容,而不是‘研究生’、‘本科生’這種標簽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吧。”她這樣告訴我的時候,眼睛里仿佛有點淚光。
可以想象,她做這個決定要費多少心思花多大力氣,仿佛這個決定之后,人生的路就要改變了。
改變了么?也可能沒變,她還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前呢。
3.
講了別人的故事,有點想說說自己。
大學畢業之后,我會去支教一年。
從確定了可以去支教,我好像就開始用一種珍惜的心來看這一年的時光了。包括這個決定在內,最近一時間做了太多決定,感覺自己之后的生活被計劃來計劃去,惶恐但也期待。
我們害怕未來的道路,擔心不能自力更生,開始急切地搜尋各種信息,西裝革履地走進公司或者繼續背著書包做學生,我們可以在書桌前絞著雙手緊張思考反復猶豫,也可以躲到床上心煩、哭泣,但走出了房門,我們也必須開始像大人一樣和自己握手言和,然后向前。
現在的你我,可能看起來又急又喪。
可是多好,能做看起來無比重要的選擇,
也是青春的日子中最大的特權了吧。
向前的時候別忘了把青春的故事留好,十年后我們一起用來下酒。
4.
說好了要講自己的故事,
但我好像厚顏無恥地就講了一句話。
但是我知道沒關系的,
因為我最近做的又一個決定,
就是回到這個地方,
繼續慢慢給你們講故事。
如果你也有故事,
歡迎來找我,
我可以備酒。
(本文系作者原創,歡迎聯系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