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同我最珍視的寶貝,一直捧在手心里,一直以柔弱的一面面世的我在他受委屈、受傷害、受責罰時,我總控制不住的擋在了最前頭,假裝出自己一副強悍的樣子去保護他。
害怕前方的黑暗籠罩住寶貝,總是讓他抓著我的手然后一路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朝著爸爸媽媽一直微笑著等待著我們的方向走去。冬季了我們倆一起感受著寒風凜冽、夏季了我倆一起感受著熾熱難耐,春天了我倆一起感受著生機勃勃,秋天了我倆一起感受著澀澀蕭跡,我們倆就這樣一起手牽著手一起走。后來某天,我們倆走到了一條岔路口,我微笑著告訴他:你往前走,姐姐在后面看著你,不要害怕,我卻忘了告訴他我不和他走同一條路。后來,當他回過頭來的時候發現我不在原地了,他開始哭泣,可愛的以為是自己將最心愛的姐姐“弄丟”了,(我也在離開他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那時的他卻還不懂為何我表現得如此怪異,一直不停的不停的不停的哭),而此時的我已經走在了另一條道路上,終于開始體會到了從前爸爸媽媽相隔異地時對我們姐弟倆的思念之情,那種感覺就是:會時不時的擔心著那一頭的寶貝在干些什么,天氣冷的時候會凍著、天氣熱了的時候知不知道勤換衣、感冒了知不知道忌嘴、傷心了知不知道傾訴、挫敗了知不知道反省自我......
自寶貝懂事起,我就陪伴在他身邊,同樣的被老師和同學質疑過,在學習上我反應比別人慢些,總是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接受知識;在生活里我曾為了查資料和閨蜜壯著膽子進了一次街上的私人網吧,就被那些七鄰八舍的阿姨說給我奶奶聽,有多不好就有多不好的形容。我們可能不是最好的佼佼者但請相信我們,我們倆也并不是最壞的孩子,我們愛著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或許在別人眼里只看到了我們只忙于喜愛的事物卻沒看到我們同樣的也獨自在努力付出著讀書的事物,就這樣單面的被定義為不務正業甚至不愛學習-壞孩子/笨孩子。可是并非如此,我們其實一直都是那個單純的孩子,真的。親愛的大人們,有時候你們只是看到了我們不乖的一面卻不曾知道我們努力改過后那么拼命那么努力奮斗學習的那一面。
寒冬里,挑燈夜戰,熬出了一手的凍瘡。我和寶貝同樣愛長凍瘡,未爛掉的雙手就像是秋過的老臘肉一樣膚黃枯瘦,而這本應該是努力的代表卻被說成是干壞事的嫌疑,我知道這是委屈,我是難受因為寶貝被說成是干壞事才會手變黃,我和寶貝的心是相連的,因為是姐弟,所以他委屈難過那么我的淚也就跟著莫名的流了下來,每每他哭我都跟著哭。你可以說我是軟弱難當大任,沒關系,我只要寶貝明白他難過至少還有姐姐一起陪著難過就夠了,面子算什么。餓了自己想煮個蛋吃卻害怕被別人說就慌亂的扔進了廁所里,我可以想象出那個畫面就如同兒時的我一樣,想買校門口的雞腿吃,就早上偷了媽媽梳妝臺前的硬幣,偷偷的買了一只雞腿卻又害怕會被來接我的媽媽發現私自買吃的,就只吃了幾口然后慌慌的扔進垃圾桶里,可沒想到還是被媽媽在不遠處發現了,那時我小小的眼睛里馬上閃爍著淚花只懂得望著媽媽,卻也什么沒說,不懂得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告訴她,只是聽著她嚴厲的批評。寶貝這學期的住宿生活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就是上面說的吃雞蛋,煮好了雞蛋確又扔進了廁所里,是害怕被寄宿在她家的姥姥責備偷吃雞蛋。那時寶貝的心理,我懂,真的懂。無論現在的他還是那時的我,我們都還只是個孩子,單純的孩子。
我是開始后悔了,后悔為什么跨越幾千公里的距離求學,只是想離爸爸媽媽更近些可是卻離寶貝更遠了。寶貝在我大一離開那個暑假,哭得很厲害就如同我小學轉學回老家讀書離開媽媽時的經歷一模一樣,吃飯哭睡覺哭做什么都是難過。即便寶貝總是會惹我生氣可是我每每責備他后又心里難受,想告訴他姐姐不想這樣做,明明可以好好說我卻打了你一巴掌,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我的內心就是如此矛盾,怕他不聽改、不長記性就讓他記住,可是卻又自我責備久久。我看也許啊就是傳說中的“病”得“治”。而當爸爸或者爺爺或者奶奶說要收拾他的時候,我卻第一個擋在了他面前,因為對于他的錯我覺得總的來說歸咎于是我沒教育好(寶貝的學習和做人以及生活習慣一直歸我管,我也該受罰。你要打他先打我吧。(這想法很奇葩,可是我卻真真如此想)每次我在爸爸面前會發脾氣無非只有倆個原因:為了我媽另一個就是我弟,我算算我也發過了至少三次的氣,一次是媽媽,兩次是弟弟。當然每次老爸都會先聽我說然后再發表他的觀點,他總是包容我這難得的對他發的脾氣,我一般很少和爸爸交流,不太像一般家庭里的父女之間,擁有著親密無間的父女關系,對于我和爸爸的關系更好地理解是:我們是普通朋友但不是好朋友。不過爸爸很尊重我,我也很敬愛他。我想距離畢業還有一年半我就要大四了,我終究還是決定距離寶貝更近(回到我最初的原點),因為長大了,我該放下兒童的心理,不再再依偎在“爸爸媽媽的懷里”試圖靠近他們找回兒時的感覺,因為,寶貝更需要我的陪伴。
TM,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就是trust me。所以trust me,I will come back.我要回家了,寶貝,姐姐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