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死了。考完試手機開機收到的第一條短信。然后,我沒有哭,只是一陣陣痛,但是,哭不出來。我并非鐵石心腸,反而像是事先就知道了這通噩耗,早已做好了“準備”。我不像是遭遇了打擊,反而像是應了心底的某種不幸的感覺,所以沒有了“驚訝”。
上周我去看過外婆,說醫院已經不收外婆了,所以外婆躺在家里的床上靜靜地休息,一天,一直休息。飯已經吃不下了,吃什么吐什么。我多想給外婆一口水喝,但是她說不想喝了。外婆你可不可以睜開眼看看我,想不想跟我說點話啊,不管什么都可以啊。哪怕只是叫叫我的名字。外婆,沒有任何反應,只是沉悶著臉,眼角帶著強忍的淚。
這一天來的突然。不得不說。
我總像一個特別堅強的人,對于親人的離去,我總能找到“借口”,生死有命。這樣,自己就不會久久緬懷于至親的離去的痛苦之中,得以釋然。然而,當我心頭的這一念想剛一萌生時,其實那一刻我比誰都痛苦。然而,我卻并不后悔我原本就是那樣以為的,我像是離不開那樣的痛苦,那種痛苦反而使我得到慰藉,感到溫暖。當我遺忘了這種痛苦之時,我也必將失去很多愛的回憶。外婆是看著我一點一點長大的。她送我去上過很多次學,陪我去過很多地方,給我講過很多她的故事。現在她再也不能送我去上學了,不能看到我畢業的那一天,她沒堅持到那一天。我還有那么多美好的期盼,對未來的期許沒有一個個實現之前,外婆就早早離我而去了。我再沒有機會跟她分享了。我,對不起她。
今天我會回一趟家,去看外婆最后一眼,明天會被火化。很多人在看死去的親人時,會說,死的很安詳。但我從來都不覺得。死去的人在臨死之前都是痛苦的,因為世上再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了。包括我外婆也是這么想的。在醫院里的時候,外婆好幾次厭煩一直躺在床上,只得靠在床邊,痛苦地捂著不停冒汗的光禿禿的頭,閉著雙眼,喘著粗氣。我不是一兩次勸她多躺在床上休息,休息休息就好了。這是我撒過的最大的謊。她也不只一兩次“抱怨”,不想躺著,躺著不舒服。那,出去走走吧。那是我見過的外婆最后一次那么精神的時候了,我慶幸能夠陪她一起散步。她一口氣轉到了河對面。后來,夜色深了。該回醫院了吧。外婆說,還想再走走,但是走到哪兒呢。外婆一次又一次說著還想活下去,但是太痛苦了。這不像是這次大病之前活脫的喜歡嘻嘻哈哈著開玩笑的外婆了。似乎已經變成特別陰沉特別悲觀的一個“陌生”的老人了。我不喜歡這樣的外婆,但在這世上畢竟我只有一個最愛的外婆了。
我開始懷疑,樂觀的心態,對于一個病人的病情來說到底有沒有一丁點作用。外婆從“聽信”我們的勸慰,開心點,總會好的。到后來一點點被病魔折磨摧殘之后,也變得對自己喪失信心。樂觀在其中到底起到過什么作用!人在病魔面前終究會變得越加脆弱,越來越不堪一擊。我反而覺得樂觀會使人更加不能接受現實,于病人,于身邊的人,都是臨死前最后一次兒戲。而已。但,樂觀并沒有錯,錯的只是現實真的很殘酷,總會突如其來帶走你身邊不管多么寶貴的東西。包括親人。你不能拒絕,只能接受。因為,好好活著,懷著失去的痛苦,是對死去的人最好的安慰。因為,多么無奈,臨死前外婆說的最后一句話,想快點死了,讓外公開心點,不那么痛苦。她也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也再也堅持不住。痛苦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