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微的晨光中,朦朧的睡夢中,依稀聽見或遠(yuǎn)或近的鞭炮聲,這鞭炮既是賀元宵又是送年走。
從“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臘八節(jié)開始,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就把生活調(diào)整成過年的模式,到大年三十達(dá)到高潮。在外地的,千方百計趕回家中,家人早已在思念中期盼或許一年僅有一次的團聚。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過完年,中國的傳統(tǒng)習(xí)俗“三六九,朝外走”,即使你在初三初六初九還不想離開溫暖的家,但過了十五,你縱有千般不舍,萬般不愿,也要含著淚帶著希望上路了。
如果說“臘八”奏響了新年的樂章,那么元宵節(jié)則給春節(jié)畫上了圓滿的休止符。
元宵節(jié),是中國人的“情人節(jié)、”“狂歡節(jié)”、“祈福節(jié)”。
元宵節(jié),這個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是古代中國女子最感興趣的節(jié)日。
在古代,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平常都是“三步不出閨門”的樓上小姐,而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晚上可以盛裝出門賞燈,說不定真可以邂逅夢中的白馬王子呢。已有心上人的女子便可以相約幽會。已婚的女子當(dāng)然就名正言順地和夫君一起賞燈了。
還記得前些年非?;鸬囊徊侩娨晞 洞竺鲗m詞》嗎?少女太平公主和侍從一起在元宵夜出宮賞燈,滿街花燈,眼花繚亂。她迷路了,慌亂中,她一個個掀開每個人臉上的面具,當(dāng)她揭開一個面具時,她驚呆了,她看到的是一張無比俊美的臉,絕世無雙,那個人就是薛紹,元宵之夜初見的唯美成就了一段千古愛情佳話。
和元宵節(jié)有關(guān)的中國古代詩詞更是燦若星河,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當(dāng)數(shù)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讀來唯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感慨。
當(dāng)然還有一首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燈火滿天,游人如織。詩人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向我們呈現(xiàn)了火樹銀花,歌舞升平,通宵達(dá)旦的元夕之夜的盛況。
王國維先生把最后一句的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yè)者、大學(xué)問者的第三種境界。
安徽的黃梅戲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夫妻觀燈》,其唱詞則體現(xiàn)了豐收的人們元宵節(jié)的狂歡:
……
夫妻二個城門進,抬起頭來看花燈。東也是燈,西也是燈,南也是燈來北也是燈,
王妻 ? ?四面八方鬧哄哄。
王 妻 ? ?長子來看燈。
王小六 ? ?他擠得頭一伸。
王 妻 ? ?矮子來看燈。
王小六 ? ?他擠在人網(wǎng)里行。
王 妻 ? ?胖子來看燈。
王小六 ? ?他擠得汗淋淋。
王 妻 ? ?瘦子來看燈。
王小六 ? ?他擠成一把筋。
王 妻 ? ?小孩子來看燈。
王小六 ? ?他站也站不穩(wěn)。
王 妻 ? ?老頭兒來看燈。
王小六 ? ?走起路來戳拐棍。
王 妻 ? ?這班燈觀過了身,那廂又來一班燈。
王 妻 ? ?觀長的。
王小六 ? ?是龍燈。
王 妻 ? ?觀短的。
王小六 ? ?獅子燈。
王 妻 ? ?暇子燈。
王小六 ? ?犁彎形。
王 妻 ? ?螃蟹燈。
王小六 ? ?橫爬行。
王 妻 ? ?鯉魚燈。
王小六 ? ?跳龍門。
王 妻 ? ?烏龜燈。
王小六 ? ?頭一縮,頸一伸,不笑人來也笑人,笑得我夫妻肚子疼。
王 妻 王小六 ? ?沖天炮,放得高。火老鼠,地下跑,唷,唷,不好了,老婆的褲腳燒著了。
王 妻 ? ?急忙看我急忙瞧,我的褲腳沒燒著??愁^的你做什么,不看燈你盡瞎吵,你險些把我的魂嚇掉。
王小六 ? ?這班燈觀過了身,那廂又來一班燈。
王 妻 ? ?手捧蓮花燈一盞胖子來看燈,二家有喜。
王小六 ? 三盞燈。
王 妻 ? ?三元及第。
王小六 ? ?燈四盞。
王 妻 ? ?四季如意。
王小六 ? ?五盞燈。
王 妻 ? ?五子登科。
王小六 ? ?燈六盞。
王 妻 ? ?六六大順。
王小六 ? ?七盞燈。
王 妻 ? ?七子團圓。
王小六 ? ?燈八盞。
王 妻 ? ?八仙過海。
王小六 ? ?九盞燈。
王小六 王妻 ? ? 九龍盤柱燈十盞,十全十美滿堂紅。
唱詞詼諧,趣味盎然,市井百姓,歡樂盡現(xiàn)。所以說呢,作為春節(jié)的最后高潮,“正月十五鬧元宵”強調(diào)的是普天同慶萬民同樂全民狂歡的景象:賞一輪圓月,看萬盞花燈。焚三炷真香,祈萬年繁華。
詩人颯然的《元宵》也給出了答案:五光十色花千樹,姹紫嫣紅不夜天。艷艷燈籠高高掛,為求福祉五百年。
雖然時代在變遷,生活方式在改變,元宵節(jié)作為中國古代的情人節(jié)、狂歡節(jié)、祈福節(jié)的特征可能在慢慢地淡化,但它的象征意義一直都在。人們對浪漫愛情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幸福人生的追求,從未走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