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格》
最近頻頻讀到周國平的這本散文輯萃,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談到他認為如何寫好散文的文章,當然用他的話說:“散文怎么算好?還是歸于平淡二字”。
“平淡”二字對我來說是很有緣的。
一向認為那些平淡的歲月也是日后想起來最為寶貴的。后來干脆認為“虛度光陰于我,是寶貝”。珍惜那些太正常不過的只言片語,午后時光,一刻氣味。現在我就只是盡量去感受,感受每一件事物帶給我的所有情緒,足以,不論好壞。
文中提到要有平淡的心境去寫散文,非常贊同這個觀點,著實也是最理想的。羅列幾條書中所談到的寫作素養,共勉之。
1.散文最講究味,平淡而要有味,這就更難了。林語堂有一妙比:只有鮮魚才可清蒸。
2.家無鮮魚,就不要宴客。心中無真實感受,就不要作文。這一點將會在你的文章字里行間流露出來,是無法作假的。
3.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了。目標只有一個,即保持原味。林語堂說行文要“來得輕松自然,發自天籟,宛如天地間本有此一句話,只是被你說出來而已”,話說得極漂亮,可是做起來只有會心者知道,別人是模仿不來的。
4.只有一條鮮魚,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鍋湯,沖淡了原味。文字貴在凝練,在一篇文章中盡量少說和不說廢話。
文/ 文刀佑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