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第二組--楊子燕、蔡雨瀟、劉文帥
摩爾斯電碼教學設計
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
課時安排:90分鐘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摩爾斯電碼的表示方式;
2.掌握循環語句的使用;
3.掌握輸入輸出管腳的相關概念和使用方法;
4.探究用Mixly模塊來表示摩爾斯電碼。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摩爾斯電碼的表達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學生通過課上分組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完成Arduino線路連接的方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 ? ? 樹立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對Arduino以及Mixly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理解循環語句并掌握循環語句的使用;
2.會用模塊語句表示摩爾斯電碼。
(二)教學難點
1.根據已知S、O的語句,探究其他摩爾斯電碼的表示方法;
2.完成Arduino線路的連接。
三、教學策略
1. 教法:教師通過演示法展示示例實驗,使用講授法講解摩爾斯電碼表以及循環語句的編寫和使用。
2. 學法:學生自主探究摩爾斯電碼的表達方式,通過討論法、練習法完成模塊語句的編寫。
四、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資源準備:帶Mixly程序的電腦(保證每組至少一臺);Arduino套件(每組一套)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 ? ? ? 通過用Arduino向學生展示SOS的操作效果,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及好奇心,引發他們對摩爾斯電碼的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具體講解摩爾斯電碼長度表達方式及其原理;
2.通過先前向學生展示的SOS操作效果,向學生介紹s、o的語句,進一步具體講解循環語句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以A、B兩個字母為例,演示如何通過循環語句來表達英文字母;
4.向學生展示模擬電路圖并演示線路的連接。
(三)思考探究與合作
1.讓學生獨立思考如何使用mixly模塊表示CDEFG的摩爾斯電碼;
2.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電路的連接;
3.各小組合作探究使用循環語句完成摩爾斯電碼的模塊表達。
(四)總結與交流
1.各小組展示實驗成果以及所寫的模塊語句;
2.教師對各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點評;
3.教師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
(五)布置作業
? ? ? ? 各小組使用Arduino套件和Mixly代碼實現其他摩爾斯電碼的模塊表達,并使用所編寫的語句完成一行摩爾斯電碼。
六、教學評價
1.學生自評:學生對自己小組的作品進行反思;對小組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
2.小組互評:每個小組對其他小組的課堂展示進行評價。
3.教師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及實驗完成效果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