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我讀《圍城》是受了初中最愛的語文老師的影響,有一次,她在上課時如癡如醉地告訴我們:”最近看完《圍城》,在街上逛街時,看到一件好看的男裝,都會在心里暗想,這件挺合方鴻漸身的。”我當時就在心里嘀咕著,到底是怎樣一本書讓老師看的如此入迷。說實話這本書一開始并沒有讓我深陷其中,甚至羞恥地中斷了,然后不得不從頭開始看,這樣反反復復三四次后,我都已經差不多要背下開頭,直到最后一次完全沉浸其中,一氣呵成讀完,仿佛那小說里的主角也跳脫出故事本身,我關注的是他的未來,而不是故事的走向。
? ? ? ? “圍城”這個標題很是濃縮,很是精妙。在我看來,但凡兩個人遇見前,心里都有一片荒野,有的長滿了雜草,有的還佇著前人留下的舊樓,有的堆壘著遲未動工的水泥沙石。戀愛其實就是一起除草,一起推倒,一起攪和。最后用婚姻圍起我們的城池。《圍城》里方鴻漸稀里糊涂地跳過了戀愛的階段,因為謠言和閑話,直接和孫小姐訂了婚。多半帶著點賭氣和將就,在外人面前松了口之后,自己卻如在云里,失掉自主。會不會懊悔呢,當然會,但人又是一種精通自我慰藉的生物。他沒料想到自己的情緒在訂婚后會如此平淡,便用哲學家的好葡萄,壞葡萄做類比來寬慰自己,認為正是這種還不夠熱烈的愛情,才能給婚后留下情感發展的余地。其實這位哲學系畢業生可能不知道,婚姻中有一套新的哲學體系,哲學大師都可能是戀愛白癡。他們的感情是直接從荒野開始的,沒有了磨合,缺少了了解,直接開始動工,最后圍起的不是城,而是一座牢,孫小姐心里還是雜草叢生,而方鴻漸也沒推干凈心里的廢墟。這樣的婚姻注定是兩個人的無期徒刑,以至于孫小姐嫌棄方家的市儈,嫌棄方鴻漸骨子里的懦弱,方鴻漸看不起孫小姐的攀援,忍不了孫小姐的小脾氣。多像兩個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考慘了自怨自艾的學生啊,這些都該是提前做好的功課,他們草率的報考,最后都沒及格,而戀愛本身就是對婚姻的預習和備考。所以我所理解的,圍城的第一層含義便是,如果沒有戀愛的熱身運動,一頭猛扎進婚姻的湖里,一定會嗆水溺亡。其實每一場愛情都需要經營,需要維系,需要戀愛前的試運營,不然最后圍出來的不是城池,而會是牢獄。
? ?
? ? ? ? 《圍城》里不止兩人用婚姻建好的城池,還有一座,是方鴻漸自己心理建設,自己畫地為牢,圍起的孤城。在這里面呆久了,會慢慢地謙卑,自覺低人一等,追求唐小姐時,他本會熱切真摯地寫出”我魔住你,纏著你,冤魂作祟似的附上你,不放你清凈”,到最后選擇時卻草草了事許諾了婚姻。赴三閭大學任職時,他本是滿心歡喜甚至帶點小傲氣,到最后卻被卸職灰溜溜走掉了。他慢慢放下了心中的那個標尺。他的那些懦弱,不自信也隨之慢慢放大。其實最大的不自信不是由內而發的,而是由外而示的。方鴻漸內心可能很少發出卑微的信號,但卻每每在行動中不經意外現。他不肯待在亡妻家,受不了岳父母對自己私生活的窺探,最后悄悄離開,是因為他還有一身傲氣,不食嗟來之食嗎?不是的,是他知道自己家里落魄了,自覺高攀不起,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挺不直腰桿。他灰心離開任職的大學,不是因為抗爭不了,是因為他骨子里還刻著那張國外野雞大學的假文憑。他不愿意妻子攀援姑媽,要求她們斷絕來往,不是因為姑媽和她的狗狗更親近,而是他自覺是個沒有話語權的窮親戚。他身邊似乎圍繞了很多人,又似乎至始至終只有他一人。他待在自己圍好的孤城里,有時候忤逆反叛,有時候乖巧順從,又時而憤懣不平,時而自嘲自貶。
? ? ? 《圍城》的結局是婚姻幾近破碎,妻子離家后,疲憊不堪的方鴻漸伴隨著祖傳老鐘的“當當”聲,慢慢陷入夢鄉,愿他在夢里逃出了這座城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