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到五點就醒了,自從老大上了高中,習慣了到點就醒,生物鐘出奇的準。五點起床,給孩子做早飯,五點半的時候,喊孩子起床,吃過早飯后孩子上學走了,每天早上雖然能夠陪伴他的時間很短,可是這短暫的時間對我來說似乎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孩子上了高中以后,能夠陪伴的時間越來越少,而我的焦慮卻越來越多,總是為他忽高忽低的成績而憂慮,可是在他的面前,卻要掩藏起這份焦慮,告訴他他也很棒,只要習慣好了,一切都會變好。
早上的那點時間給老大,中午的時間和晚上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屬于老二的。中午我們放學比老大早半個小時,這段時間要陪老二讀書打卡和口算打卡,打卡完成后,老大正好回來,我們一起吃午飯。而晚上老大在校上晚自習,吃過晚飯后,就是我陪伴老二寫作業的時間。老二今年上三年級,都說老二比才老大難管理,我對這話真是深有體會。原來的時候,老大寫作業都是自己的事情,從來沒有陪過,自覺性也挺高,學得也不錯。可是老二如果不陪,他的作業就會磨蹭,也不是貪玩,就是在寫作業的時候老是看別的書去了,似乎上到了三年級還不知道如何更合理得安排時間。好在中午的時間已經養成了習慣,基本上不用督促就能完成任務了。老二完成作業睡覺后,老大也下晚自習了,再陪伴老大到11點鐘,雖然是各人干各人的事情,似乎有人坐在那里就能讓他的心里更溫暖一樣。
雖然每天從早上五點要到晚上十一點,雖然每天陪伴的時間并不多,可是陪伴的時光于我來說卻是那樣的珍貴而美好,孩子之于父母是漸行漸遠,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他們的背影,他們之于我們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送別。因此,陪伴就是一道溫暖的光,照亮了我,也照亮著孩子前行的路,給我以溫暖,給孩子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