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距離2018考研的時間越來越近。
關于考研發生的那些事情,我記得非常清楚:
2015考研的12月份,一些“棄考族”從學校圖書館里搬出去了,但圖書館、自習室座位仍處于緊張狀態;
那個時候,經常失眠,每天早晨4點半起床要到學校的地下圖書館占座,6點鐘要到大自習室準時報到;
那個時候很焦慮,有時候也很內疚。自己早晨晚起了半個小時,看見對面那個同學已在奮筆疾書,自己卻姍姍來到自習室,很是自責,每當晚上腦子里想倒映白天復習過的內容的時候,竟發現很多知識點想不起來了,感覺很焦慮;
那個時候常感覺到挫敗感,一篇英語閱讀看懂了,但是錯了四個,“學院樓頂樓,一躍解千愁”的感受隨之而來;感冒發燒影響了攥著政治考點預測的背誦進度,感到不安。
02//
我知道,為了考研,有些人付出了太多:
看見別人拿到很多實習offer,自己卻在教室、食堂、自習室過著三點一線的考研生活,在這期間,是這些年最節制最自律的自己;
看著別人在朋友圈曬節假日出游的照片,曬美食的時候......一切奢侈的“放松”都變成了“等我考完研,我要......”的句式;
越來越無心打扮,懶的洗頭了,可能還長胖了變丑了;
每天以每秒鐘為單位安排日常生活,自己恨不得變成一個百害不侵的鋼鐵俠,不用花時間在發燒感冒這些小病上,不用花時間在吃飯、走路上,不用花時間在睡覺上,多么希望一天24小時都能高效復習考研知識點。
很多人由此變成了一個禁欲者。
我懂得這種付出。我也懂得針對這場戰斗,大多數人的目標是一樣的:希望通過努力能夠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可是,我想說:
不是每個人都是這場考試的勝利者,有些人雖然沒在這場考試中嶄露頭角,但是在后續的職業生涯中,繼承了考研帶來的自律的精神,并用于對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現在過得很充實很開心;
人生的很多事情,不是一次考試就能解決的,經歷了一次競爭,才能慢慢的領悟到“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的道理;
這是一次難得的成長經歷,豐富了人生的閱歷,可以說是為自己人生重要階段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03//
朋友陳是一個胖胖的,大約1.55米高的女孩,不施粉黛但皮膚不算粗糙,笑起來很美。認識她的時候,她說她要考人大中文系,那已經是她第二年考中文系了。
第一次是畢業一年時,差了幾分沒進初試;第二年她是一邊上班一邊準備考研的。她白天要去上班,晚上和早晨起來的時間去窄小的客廳里學習。
快要考試的時候,她問我是否應該跟公司說明自己要考研去請個一個月的假期,但又怕考不上沒了工作。雖然這份工作不是很忙,她只是為了在北京維持生計,并不指望賺多少錢,但如果沒有這份錢,被打上三線城市烙印的她,家里沒人能夠接濟。
我挺替她擔心的,不知道她如果第二次還考不上怎么辦?一個人的夢想究竟會被撞擊多少次?
后來得知最后一場專業課考試后,她躺在床上一天一夜沒起來,全身酸痛,仿佛經歷了一場大仗之后的癱倒一樣。那年,她的初試成績相比第一次而言基本沒有多大變化,再一次失敗了。
本以為她會因此失望透頂,需要花一段時間來調整自己的情緒,需要認真謹慎的重新做決定,沒想到她在半個月后給我打了一通電話,告訴我找到了一份心儀的工作。
后來見面的時候,她告訴我第二次考研失敗后當時確實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照了照客廳的鏡子,發現相比之前,自己的皮膚變得特別粗糙,額頭上出現了少有的皺紋,白頭發也多了好多根。
但想想這2年的考研經歷,自己的生活很規律,想了想考研的目的——為了更好的生活,她沒有給自己多少傷心的時間,經過一小段時間的調整,她投入了寫簡歷找工作的忙碌中,也許是希望通過這樣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從悲傷中脫離出來。
本以為自己要在“將就”和“平庸”中開啟自己的職場人生,不料命運卻為她開了“另一扇窗”,讓她找到了專業對口而且又感興趣的工作,她總結了考研帶給自己的成長,把考研帶給她的拼搏、努力的勁頭用在了工作上,把自律的生活方式保留在了日常生活中,她現在過得非常充實、非常開心,已經成為了公司一個部門主管。
2年的考研經歷,使得她能以自律的態度對待后來的工作和生活。其實,考研或許不能幫助大多數人解決生活中出現的種種難題,也可能不會帶我們走向人生的巔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好的狀態是由前期自律的、努力拼搏的生活方式疊加形成的。
04//
我給一個正準備考研的朋友講了陳的故事,他很震撼,作為考研女生本身就很辛苦,而作為三線城市、家境一般的女生來講,壓力會更大。
她可能只是千千萬萬考研大軍中最普通的一個人,可能在你看來她就是一個曾經在考研戰場上失敗過2次的人,甚至不能把她當成一個榜樣學習,也談不上勵志。
但我想說,考研成功的你,是否還有當初那種對待考研一樣的態度對待研究生生活?工作之后的你,是否能像當年一樣為了某一個目標可以拼盡全力?
現在,很多人都急于求成,如何戰勝拖延癥?如何快速提高xxx能力?做什么都想要速戰速決,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成效就覺得是方法不對,于是想要去尋找更加便捷的方法來安慰自己浮躁的心,早早就忘記了曾經拼搏時的那種狀態。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目標,并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耕耘過,但很多人疲倦了,麻木了,就中途退場了。曾經的矢志不渝的精神,曾經的堅持,跟隨著時間的流失慢慢的消失殆盡了。
這個時代,矢志不渝的精神、堅持不懈的奮斗,顯得彌足珍貴。很多人擁有過,但隨著時光的流逝消失在了自我選擇的人生中,或許夢想離現實還有一段差距,但追求夢想的過程值得記錄。
不是每一個夢想都能堅持,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能堅持下來的人在回味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都成長了,在日后的生活、工作、學習中,把追求夢想的味道保留在余生中的人,都是自己的人生贏家。
愿你能夠在余生中像當初那樣拼搏,成為自己的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