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才知己之不足;習,方明己之進退。學而不習則無所得。跑步需要學習,需要用心實踐,更需要復盤總結。
最近跑步剛突破100公里,為此做個小結:
成就
1.積累到100公里,在咕咚晉升為中階跑者。
2.參加完一次線上馬拉松5公里跑,獲得一個象征性的獎牌。
3.體能明顯提升,在與朋友打球、走路等運動體現出很大優勢。
4.逐漸形成跑步的習慣和勢能,幾天不跑、不出汗感覺不舒服。
5.能體會到舒適圈在逐漸擴大,由原來的三公里到現在的五公里。
6.學習到安全、有效跑步的方法論:訓練、放松、步頻、上下肢動作的知識。
7.跑步過程學到不少知識(《得到》、混沌大學、荔枝微課等)。
過程的不足和改進方法:
1.工作之余安排專門時間跑步,占據陪伴家人的時間和空間。
解決:提前設置日程。
2.無規律、無計劃性、惰性。給自己找下班晚、事情多等看似合理的理由,經常拖到周末和晚上十點后才開始跑。
解決:提前安排,對于任何事,盡量做到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跟隨。
3.沒有事先研究并按照一定方法論跑步,走了一些彎路,如:步幅很大、手臂擺動、鞋子選擇、運動路線選擇等)
解決:已解決。(參考書籍:《跑步圣經》獲得思想和精神能量,《瞬變》解決舊有模式改變的問題,《跑步,該怎么跑?》學習“重力”、手臂擺動、肌肉訓練、快跑的技術)
4.沒有中長期規劃。
既然認識和體驗到運動的好處,有沒有對該項運動沒有長期規劃,比如一個合理的目標?
解決:已解決。(加入:斐迅.半馬備賽訓練。目的不是參賽,而是提高運動成績。)
5.跑步中所學知識(音頻)絕大部分并沒有形成筆記,時間和精力的效能又被縮減了。
解決:利用拉伸后的休息時間,十分鐘左右快速做一份筆記,或者用訊飛語記記錄,最好形成總結性語句。
跑步能夠給我帶來什么?
跑步并不僅僅為了體能的鍛煉,更在于運動帶來的更多附加值,這里安利一下跑可能步帶來的好處:
1.獲得高峰體驗:長時間運動后,糖原被耗盡,會分泌腦內啡,讓人產生一種愉悅、欣快、超然的高峰體驗,是跑步者特有的體驗。
2.獲得成就感:隨著里程的累加,體會著自身的改變,你會逐漸積累強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精神狀態:良好狀態的持續,隨著時間的復利效應,5年、10年甚至20年后,你與同齡人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語。
4.獲得有益思考:生命大地的繁榮,離不開精神活動播種,個人體驗跑步時更容易專注思考,利用好這種暗時間。
5.社群鏈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