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和田玉水深,那么它究竟深在哪里?,隔行如隔山,對玉石行業不夠了解,估價確實是一件難事,沒有明碼標價 作為和田玉愛好者,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寶玉姐想說:
一是和田玉市場估價難
二是其真偽與品質的評估難
為什么和田玉價格的預估這么難?
首先和田玉來自于自然界,它不像人生產出來的產品,有一個價 ? 格質量的標準,自然界是多樣性的,每塊玉的成色都會有細微的差異,甚至是同一塊料子切下來不同的兩個部分,它們的成色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說和田玉本身決定了其價格的不確定性!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因 ?素。有時候兩塊看起來明明是一樣的籽料,一處細微的差異卻會導致價錢上的 ?天壤之別
這種情況對玉友來說有利,也有弊
(壞處:太復雜,增加了和田玉的辨識度
(好處:非常多元化,讓玩家有更多的選擇,增加玩玉樂趣
同時,和田玉又屬于文化產業,也就是說和田玉的價格不能按成本來估價,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幅畫,齊白石和一個不知名的畫家,都是畫作,題材也一樣,但價格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會說藝術是無價的
“天價坑”繞道走
和田玉屢屢賣出天價并不是什么新聞了,只是有的名副其實,有的卻是一只只天坑等你跳。雖說給和田玉估價很難,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因素可以讓我們有效避開“天價坑”
只要是和田玉,不論什么料種我們都需要考慮的因素:產地,玉種,色調,透明度,潔凈度,交織度、脂份、份量等等
原石需要考慮的因素是:
它的賭性,投入產出比,加工方向等;還有它的瑕疵可利用度,皮色,僵性等。原石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和田玉的大小,形狀,特色,皮色是一個重點(油皮,僵皮,沁入深度),瑕疵,瑕疵位置,瑕疵利用(是否巧雕借掉、避開)等等
玉雕:需要考慮因素
它的雕工(大師工,名家工,普工,學徒工,業余工);題材(宗教,人物,山水,花鳥,生肖,仕女,佛,觀音等),題材新穎程度,題材接受度,受眾多少,種類(掛件,把件,擺件)等等心理價≠成交價:
很多人把和田玉的真正價格. 理解成心理價格,殊不知心理價格就是你自己認為的價格,或者也可以說是報價。
因為心理價格 不需要按照那個價格把它買下來,不需要負責,所以信口雌黃的人就特別多。比如某些拍賣公司. 給玩家的藏品估價,一下就估出一個天價,如果你讓他照著這個價格把這個估價的藏品買下來,他肯定不會買
此外,還有一些玩家,對于看不上的料子. 就估一個特別低的價格,但如果讓他按這個價格去進貨,他也進不來。所以這類哈姆雷特式的問題. 討論來討論去是沒有結果的
所以,在這里我們只能討論成交價。商家當然希望價格越高越好,玩家當然希望價格越低越好,當兩者達到一個平衡的時候,成交價就出現了
常量:與和田玉有關的因素
常量就是如:細度,潤度,皮色,玉種,白度,大小等……這些不會有變化(上邊已經講過),這些和田玉的常量是決定料子的基礎,有了這層基礎,買賣雙方開始進入談價的階段。
新疆和田出產的籽料與山料仍是目前市場主流,俄料海料的興起也在沖擊著這種格局,占領著一定的市場份額
變量:和買賣雙方有關的因素
和田玉的變量包括:
是否對路子,是否真喜歡,是否符合玩玉的階段:比如新手玩家可能就玩一些比較便宜的東西,而玩玉到一定階段的玉友會想投資收藏級作品...,如果你認為這個料子將來會漲價,那么價格高一些你也可以接受,反之亦然。以及一些特殊的認可程度,當然還有每個人不同的砍價手段等等。
寶玉姐認為:和田玉的價位變量更多的是考研買家的自身的玩玉經驗. 與欣賞水準,以及自身對市場的把控,所以說也是一個常年累積的技術活
很多玉友可能感覺給和田玉估價,需要考慮太多. 太麻煩,但事實是和田玉的價 格就是如此復雜,各方面因素都有可能給和田玉帶來不一樣的價位
需要說明的是:人們心中的傳統的和田玉觀念是以白為尊,所以只要料子白,其他都無所謂,其實玩和田玉籽料,玩的就是他的溫潤,而白度則是建立在溫潤的基礎上,這也就是為什么白度好,肉質好的籽料那么貴,又那么搶手的原因~
如果一件玉石只有白度,卻沒有細度,油性...,其價值依舊不會太高,像現在的市場中的:俄料,青海料,還有雞骨白等等...,白度都不錯,但是和同白度,同品質的籽料相比,其價值還是相差蠻大的
所以,這里大家注意了,一味的追求白度,絕對是錯誤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