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這樣熬四年,我一定受不了。”
“哪有熬,我很幸福啊。”小若一臉甜蜜。
小若和阿謙在一起時是高三,按成績重新組班,兩個人成了同學,一見楊過誤終生。沒有過多的曖昧試探,也沒有浪漫的鮮花告白,在一道道物理題的推送和一個個化學方程式的催化下,兩人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
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段如浴火般的日子。但小若是幸運的,在那段煎熬的時間里,一直有阿謙陪伴。
邊吃早飯邊背單詞、一起默寫文言文古詩句、拿出一張理綜試卷一起做……兩個人為了同一個大學而努力,然而高考卻跟他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小若到了山東,而阿謙去了四川。
高三畢業后的那個暑假,兩人一起做了很多從前從未有機會、以后次數或許也很少的事兒:看電影、一起做飯、旅行……本應該是開心的時光,但隨著開學的日子越近,小若就越是憂慮。
是小若先離開的。通往濟南的火車到達綿陽時快到零點了,小若把頭埋在阿謙的懷里,兩個人都沒有說一句話。列車員催促上車了,才依依不舍地分開。阿謙看著小若,堅定地說了一句話:“若,畢業后,我們就結婚吧。”
早有打算或是臨時起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若記在心里了。
都說遇見不同的人和事會讓一個人的三觀發生一些改變,然后話越來越少、情越來越淡。可這種說法,在小若和阿謙身上是不成立的。
他們兩都不是內向羞澀的人,相反,總是積極陽光。參加了各種不同的活動,認識了不同的人。但交際圈的不同并沒有讓他們的感情變淡,至少從每晚煲的電話粥里,我們能感受到的都是幸福和甜蜜。
“哎,小若,你喜歡什么色系的裙子?”宿舍想要買同樣的衣服,舍長問小若。
“喜歡跟阿謙的衣服搭的色系。”
“小若,你怎么選修生物學了?那門課不好過。”學長們早就強調過,生物學的教授是最嚴苛的,像閻王。
“沒關系,阿謙學這個的,他可以教我。”
“小若你最喜歡什么啊?”19歲生日到來之際,同學問起。
“阿謙啊。”
“……”
剛開學的小若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她有一個很愛很愛的男朋友,叫阿謙。
那時我們都覺得,他們的生活就像是偶像劇一樣,即使不在身邊,心中也依然是滿滿的彼此的身影。我們以為,這就是童話了。
可是,童話也有淚點。
十月學生會納新,小若進了外聯部。這個部門的職責就是拉贊助——簡單的三個字,其中卻含著難以表述的艱辛。
十二月初,部長給每個人都分配了需要拉來的贊助金額,來自外省的小若在濟南沒有一個熟人,甚至于連濟南話都不能完全聽懂。直到規定的時間到了,她還是沒有拉來一塊錢的贊助。
部門例會上,部長雖然沒有批評小若,但小若還是覺得無比難堪。其他部門成員匯報的每一個數字都像是一把刀,一下一下地割在她的心上。
那天晚上,阿謙又打來了電話,小若一接通就開始哭,安慰一直沒用,阿謙就索性不說話了,只是在電話那頭一遍又一遍地說:“不哭啊,我在,我在。”
聽到這話,小若更委屈了:“你在什么啊你在!你離我那么遠,你在哪兒。”
是應該委屈。
當舍友們都跟男朋友出去吃飯的時候,她謝絕了她們同行的邀請。不是覺得電燈泡很尷尬,只是很想他。
當一位舍友體育課測試800米男友都全程陪伴的時候,她只能躺在被窩里蜷縮成一團捂著因為大姨媽而疼痛的肚子流淚。不是嬌氣受不了疼,只是想他。
異地戀本來就是很艱辛的,需要兩個人彼此間的信任、理解和不攙雜質的愛。不是不知道,只是想他。
時常在想,如果他在身邊,該多好啊。如果他在,自己就不用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想念。
可是,如果只是如果。
所以這一刻他說他在,她要怎么去相信呢?
那天晚上,他們兩發生了第一次爭吵。或者說,是小若單方面的宣泄。
阿謙一直沉默著,這沉默讓小若的委屈如沖破堤岸的洪水,一時間更是止不住淚了。
小若最后說了一句“那還在一起干什么”就掛了電話。
那天以后的小若就像失了魂的傀儡娃娃,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我們都知道她在別扭些什么,也都勸過她,她自己也知道那天的自己太過分了,畢竟分隔兩地也不是阿謙想要的。
很想珍惜,可是卻放不下臉面。
她畫地為牢,用微昂的下巴盤踞著僅剩的疆土。
瑪雅歷法推算出,2012年12月21日,地球將會發生重大災難。到了十二月中旬,學校里就開始人心惶惶。小若除外。
我不知道她怕不怕。或許她覺得,沒有什么災難的破壞力,有和阿謙的冷戰那么大吧。
12月20日,學校里的恐懼氣氛達到一個高潮點。即便國家公安部、各地新聞聯播以及學校官方都出來辟謠,可還是不能阻止同學間相互的擁抱、依依不舍或者是恐懼。膽子小一點的同學甚至都開始默默流淚。每個人都在想著,自己還有什么遺憾。
在離死亡最近的時候,人才是最清醒的——即便這個死亡根本就是無據可依。
我們都給家人和心愛的人、好友打了電話,看小若還是無神地呆坐著,紛紛勸她:“快給阿謙打個電話吧。”“我們知道你愛他,他一定也很想知道。”“小若,不管有沒有世界末日,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
正在猶豫間,小若的電話響起。屏幕上閃起阿謙的照片!我們都興奮起來,攛掇著小若:“快接啊、快接啊!”
“你打電話干嘛?”雖然也很開心,但小若語氣還是不佳。
電話那頭傳來阿謙氣喘的聲音:“我不知道明天是不是世界末日,但我知道我想你。所以,你愿意來你們學校門口看看我嗎?”
事后我們才知道,阿謙為了挽回有點小脾氣的女友,坐了36個小時的火車,從成都來到了濟南。
“怎么覺得好像是昨天才分開一樣?你還是那么好看。”
“人家都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因為我心里一直裝著你,吃飯、走路、上課都裝著,所以跟你太熟了。三秋不見,也只像是一日。”
“我也想你。”
從那以后,他們再也沒有冷戰過。
委屈還是會有,小摩擦還是會在,可是愛是無敵的,可以化解一切、包容一切,支撐著兩個人,越走越遠。
2016年夏天,大學畢業。小若和阿謙一起到了南京,開始為未來共同努力。2017年的2月14日,他們結束了長達5年的愛情長跑,走進婚姻殿堂。不是王子和公主,也一樣有了幸福圓滿的結局。
“如果讓我這樣熬四年,我一定受不了。”
“哪有熬,我很幸福啊。”小若一臉甜蜜。
“所以,你是從第一眼就喜歡阿謙是因為有預感會在一起一輩子嗎?”我八卦道。
“沒有啊,”小若回答,“因為他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