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蕩秋千

他不是有些絕望,是絕望到了透頂。他的投資規模過大,銀根收緊,他幾近破產。

他就來到了這個小山村。轉來轉去,他想尋找一個安靜的所在,想用一個不為人知的方式辭別。一句話,他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了。

怕水,怕火,怕電,怕毒藥……他將吊床的繩索取了,將吊床扔了,然后,從山腳下轉到了這個小山村。山村很小,人更少,人都下去了,在城里買房,還有些走不了的老人和小孩子。可能是經常有人來小村轉,看古房,看老樹,隨手拍照,小村人對他的到來熟視無睹。

他隨意踅進一家院子,也是空蕩蕩的。再一家,也是如此。慢慢地,他來到村后,一間距離小村不遠的房子吸引了他。

房子無門無窗,獨立,寬闊,從靠墻的神龕來看,當是廢棄的山神廟,或者土地廟。是什么不管了,他怕自己再猶豫不決,就將繩索搭上了梁頭,用力拽了拽,好。巧的是,在門檻處,有一只小板凳,就是山村常用的小板凳,可能是哪個山民在這里涼快,經常放在這里的。

那我就謝謝了。他在心里在說。

他燃起了一只煙,吸了兩口,趕緊摁滅。這里是山區,防火特別重要。望望不遠處墻壁上的標語,他嘆了口氣。一口氣嘆出,忽然覺得餓意深深,從早上到現在,一直在吊床上躺,沒有吃什么東西了……不行,得吃些東西,然后再走。

望望房梁上的繩索,他走出了屋子。再回來,把小板凳放在繩索下面,試著踩了踩,正好!天意。他點了點頭,往村口的小商店走去……

一塊面包,一根火腿腸,一瓶水,他吃喝著這些回來的時候,聽見了破廟內有咯咯的笑聲。急走上去,站在門口,他看見兩個孩子在蕩秋千:就用他搭在梁頭的繩索,系著小板凳;小板凳翻轉過來,就是秋千的面,四條腿兒成了“安全欄”,很巧妙。一個小女孩兒坐在上面,晃晃悠悠,一個小男孩在旁邊推拉。兩個人很開心,咯咯咯地笑著。見他進來,兩個人停下來了,看著他:這是我家的凳子,我們做了個秋千;我們一直想做,大人不在家,沒有人給我們綁繩子……

叔叔,這是你的繩子吧?兩個孩子的目光流露出渴求,怕他取走繩子。

他點點頭,又搖搖頭,不是,不是我的。

兩個孩子就笑了。

他也笑了。

見他笑,兩個小孩子笑得更開心了:叔叔,我們一起蕩秋千吧?

好。

……

他搭上最后一趟班車,下了山。走時,他把那個秋千架拾掇得更結實、更舒適,還與那兩個孩子相約,他還會回來的。來,拉勾!

兩年后,他再回來,作為一個小有名氣的企業家,決意要在小山村建立一個兒童樂園,就在那廟前,包括各種孩子們喜歡的娛樂設施,特別是有好幾架秋千。

他在現場的孩子們中間,很想找到那兩個孩子,應該是姐弟倆。

可是,他到底也沒有找到。

問誰,都說不知道是誰家的孩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