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你有很大幾率參與一場婚禮。我知道你對這一切常感到厭倦,想逃跑,想推脫。但我想說,其實大多數婚禮都很過癮,還能學到特別重要的東西。
一
最能體現人生是一場賭博這個道理的,莫過于一場婚禮。在別人的婚禮上,我作為旁觀者,總是想起賭徒們買定離場那一刻。
花費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這對男女消耗人力物力,精疲力盡,請來最重要的人,然后設定各種儀式和橋段,只是為了在短短的高潮時間說出幾句誓言。
而那些誓言可以簡單總結為毫無理性可言的冒險:我把什么都給你,好的壞的我都認。
賭徒在賭場里最榮耀的時刻就是“買定離手”。也就是電影里(周潤發扮演的)賭王們閉著眼把所有籌碼全推出去的那一刻。輸贏還沒揭曉,但押上足夠重要的賭注這個行為,預示賭徒的無畏和決心,并且引來歡呼和震驚。
婚禮中的宣誓時刻,就是婚姻這場豪賭中聲勢浩大的“買定離手”。當著來賓的面(甚至當著上帝的面),把自己的全部籌碼都堆到桌子,并且相信這是一場定輸贏。
那些誓言的要旨,是自己拿出所擁有的一切東西來博取一個可能的幸福婚姻。站在婚姻門檻上,要付出的都已經全部給出,要得到的結果卻還一無所知。這也正是最大的賭局的特點。這一刻,其實挺有那么點驚心動魄。
婚姻跟賭博是相似的東西。如果一個人絕對理性,恐怕都會避而遠之。它們都需要一點“賭徒的勇氣”才會發生。
二
這樣,你就能理解你之前也許無法理解的事:為什么有人會在參加婚禮時被感動。
按說,婚禮的誓言聽起來有點假,而且經常被違背。但是,就像看到賭王孤注一擲時腎上腺素會上升一樣,看到兩個人拋棄理性,用搏命的姿勢去追求一段美好人生,那種賭徒般的勇氣和不后悔,確實是會讓人落淚的。
這是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少見的英雄主義情節。
讓人感動的不是前程似錦的未來:富有、幸福、快樂。相反,是那些可能發生的不幸。正因為人人都知道婚禮之后可能馬上面臨瑣碎、丑陋的生活,婚禮雙方在這場賭局中表現出的愿賭服輸才顯得可貴。
培根在《論婚姻與獨身》中說:兩個人在結婚的時候內心都十分了解,自己一定會失去某些東西,“因為家室或多或少都會拖累于事業,使他的諸多夢想難以實現。”
他們是帶著這樣的覺悟結合的。這件事……怎么說呢,有點兒悲壯。每次聽到類似的宣誓,我就會想起兩個人:他們對將要發生的事情到底有多可怕毫不知情。面對那些可能的犧牲,他們預先原諒了對方以及可能降臨的不幸。
想想看,生活中還有多少場景你能看到這樣的事呢?——所有過錯都被提前原諒;所有痛苦都被提前接納;在這一刻,人們少有地對可能發生的灰暗生活無所畏懼。
三
所以說,旁觀婚禮其實是一件挺重要的事。
很少有這樣的場合,人們不去質疑誓言可能是謊言,看起來對未來充滿信心。這種信心看起來毫無根據,像是憑空而來的,支撐它的是“期待”和“決心”——這兩樣東西,正是一場婚禮的核心。
我們期待著什么,并為此準備了多大的決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以后過的怎么樣。如果說人生一場豪賭,那這些東西是用來定輸贏的。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里說過的那句:“我把缺乏經驗看作是人類生存處境的性質之一?!痹趧e人的婚禮上,我會反復想起這句話。
既然對未來我們一無所知,我們憑什么能在即將發生的生活里得到勇氣?——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能在婚禮上學到的最好的東西。
讀后思考:
你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