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說要關注那些還沒有形成共識的新概念,我們現在沒有辦法用準確的詞語去定義它,但最終它會被確定,它會形成新的職業。所以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最近幾年很火的web3。
什么是Web3
如果把web3當做web的升級,我們可以從內容傳遞和內容收益兩個維度來看web3。
在web1.0時代,內容創造中心化、平臺控制中心化,少量群體聚集在一起創造內容,平臺控制內容傳遞并獲得主要收益。如早期的新浪。
在web2.0時代,內容創造去中心化、平臺控制中心化。個體開始創造內容,平臺控制內容傳遞并獲得主要收益。比如現在的抖音、微博、自媒體。
在web3.0時代,內容創造去中心化、平臺控制也會去中心化。個體創造內容,內容自行分發,個體獲得主要收益,平臺則是由區塊鏈技術搭建的DAO自組織。
這是第一種web3.0的理解,但其實說web3是web的升級其實也不準確,畢竟web3在很多方面可能還不如互聯網的web。比如互聯網信息傳遞速度快,區塊鏈傳遞速度慢;互聯網里的信息是可讀可寫的,區塊鏈里存儲的信息不能改,不能刪。所以另外還有一類觀點認為,web3只是最早期便于大家理解叫了web3,但實際上是一個全新的東西,是一種新的生產力,其核心是重構生產關系。簡言之,所有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應用都屬于Web3。
由于web3還處于概念探索階段,整個市場還沒有一個具有共識的定義,猶如盲人摸象,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摸到的是大象。所以,我覺得現在不必執著定義它是什么,而是可以多想想它可以是什么。
Web3有啥用?用合約讓利潤分配更公平
web.3有一個核心特征是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也就是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簡單理解就是通過區塊鏈技術,用token記錄你的創作權益,后續因這個創作而得到的收益包括二次創造收益都跟你相關。而且這一切操作都是通過智能合約(分配規則)自動執行的,不需要大公司作為一個主體來做利潤分配。
自己創造的收益歸自己所有這個大家好理解,二次創造收益怎么理解呢?這里有很多玩法,舉兩個例子,一個是間接收益,比如最近很火的NFT,一個藝術家畫了一幅畫,但他最開始只賣了1萬元,但后面可能被多次用更高價賣出。在現在的交易環境下,藝術家只能賺第一筆錢。但要知道現在很多藝術作品,在隨后可能被炒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但對創造者只拿到了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收益,這明顯不合理。在NFT里就可以設置一個規則,后續該交易每賣出一次,都要給其創作者5%的收益。你可能覺得自己不是藝術家,這個跟自己有啥關系。其實類似的應用場景很多,比如滴滴打車,第一個使用滴滴打車的用戶和司機跟現在使用滴滴打車的用戶和司機的貢獻價值是不一樣的。有了web3.0那么早期的貢獻者也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還有一種收益是你可能什么都沒做,但之所以有收益,是有你的原因。那么這樣你也可以獲得收益。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廣告。微信在朋友圈里發廣告,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你的朋友想看朋友的朋友圈狀態,所以理論上朋友圈的廣告收益應該跟他微信里的所有好友有關。
了解Web3對我們有什么用?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為啥要去學習一個新概念?因為新事物會帶來新機會。新機會會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也就是說如果新事物真的發展起來,參與者都將會獲得大量的財富。所以,對于一個新概念,個人最好保持一種開放態度,創業者則需要謹慎一點,新事物的發展前期都是很慢的,個人參與者加入一家做web3的公司,就算公司死掉了,你積累的行業經驗還在,你還可以接著去下一家公司。而創業者則不一樣,很多時候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
跟Web3相關的概念
Web3.0的組織范式:DAO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也就是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字面意思,沒有權利中心,更多由算法生成的規則自動運行。沒有中心主體,每個人都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一般而言,DAO都會有一個目標,因為沒有目標,規則就不好定義,而且DAO組織想要長久運行,也要考慮如何產生收益以及分配收益。而自治的意思是每次修改規則都應該是大多數人一起投票進行決策。
Web3.0的數字商品:NFT
NFT(None 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通證。跟它相對的是Fungible Token同質化通證。兩者都是一種數據格式,只不過同質化通證具有貨幣的屬性,非同質化只是把信息儲存在區塊鏈上。就好像你銀行卡里的數字跟電腦文件里的數字,前者你可以拿去消費,后者只是存儲信息。而且只能是數字信息,對于現實里的實體是沒辦法確權的。
Web3.0的金融系統:Defi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金融服務。一般建立在比特幣、以太坊等公鏈上。跟銀行一樣,它能滿足你存儲、借貸、購買保險、理財等等金融服務。而且由于是點對點的服務,它不受國界的影響,也沒有中心化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