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多,常想起黃碧云的小說,具體的篇目卻因時間長遠已經記不得。人少時,在宿舍聽雨,會不自覺的發呆。日子過得快,慢慢調整作息,時間似乎卻逐漸變得不可控,每日睡前,總是感覺好好一天便如此耗廢了。
白日里坐在宿舍里看文獻,思緒混亂,不知道該如何去敘述這樣一個故事。理論好像總是與現實隔著很遠的距離,無力感又顯示。每當如是念頭浮現,內心總是嘲笑自己這幅等待天啟的樣子。本想借著每日跑步的節奏調整一下思維的節奏,又得接連陰雨。如此困窘,反觀自我,像看一出諷刺劇。
細碎事多,世界細小,常因混亂而手足無措。人極易欲求事情樣樣做得好,雖談不上欲念太強,卻難免執念太盛。狐貍和刺猬之選,永恒之困境,堂吉訶德是每個人的影子,逃離不開。困窘時,常懷疑自我知識與品行之貧困。此時也只有借孟德斯鳩的一句話消解,人只有在痛苦時才最像人。
多日未清筆記,想著打掃一下,開始靜下來寫論文,表達先于理解,一周的閱讀似都在感受“重要性”,矯正敏感度。細碎的事也處理的也差不多。突然覺得好久沒有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腦子都快生銹。DELEBERATE LEARNING,常遇困境,才有意思。驚奇先于獨特人生路徑。
幾日生活像極了木心先生的幾句詩:
尤其喜歡沒有意義的事物
和那些不具意義的
嬌艷的事物在一起
明凈仳離
只是差了些清爽,須謹記“不笑不足以為道。
?????????????????????????????????????????????????????????????????????????????????????????????????????????????????????????????????????????????????????????? 丙申初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