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有一條從西向東的河從我們村莊穿過,一家一戶的庭院密集的坐落在這條可愛的河的兩側,這條河不寬,沒隔幾家就有一座橋,整個村莊并沒有被分割開來,反而很稠密。一家挨著一家,一村連著一村,一代又一代淳樸的人們在這里生活著,上演著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 提起家鄉故里,并不是多偉大多遼闊多美麗的地方,而是在以自己的家為中心向外擴展,跟自己有關的人,物,腳下的土地都是家鄉。
? 走過故鄉的春夏秋冬,走在人生的滾滾洪流中,在失去與得到中掙扎著,像蠶蛹一般成長著。
? 那一年,學校來了一位外地年青人,是山東的被分配來到了河南一個農村來當一名教師,自己一人住在學校提供的一間小房子里,那年他23歲。看校門的一位善良老頭看小伙子長得也算英俊,人也踏實,就想著給他說個媒。也巧,鄰莊有戶人家有個女兒已29歲,還沒有嫁人。前些年是去讀書的緣故,沒有媒人來給她相親,后來也是因為讀書,讀了些書,眼界自然高一些。在我父輩母輩那個年代,農村的讀書人還很少,來說的親總是不太滿意,畢業幾年過去了仍沒有結婚。把子女的終身大事置辦好是每個中國父母共同的心愿,何況是農村的祖輩呢?這個姑娘的爹媽為此也是操了不少心。在媒人和姑娘父母的安排下兩人就見面了。這個姑娘樸素卻很有靈氣,又有少女的嬌羞像一朵綻放的百合,而他因為家里窮見面時穿的布鞋前面還破了一個洞漏出腳趾頭,但談吐落落大方毫無拘謹。雙方都還算滿意就定了下來。這位年青人就是我的父親,這位姑娘就是我的母親,后來就有了我,開始了我腦海中關于故鄉的所有故事。
? 在我沒記事之前的所有事情都是從我媽,我姨,我姥姥或者我爸爸他們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的。我媽說,我爸當年娶她的時候沒有花一分錢,還向姥爺家借了幾十斤糧食還賒欠饃店的賬。關于結婚的典禮,是姥爺在家安排了幾桌招待了親戚鄰居,爺爺奶奶來了一趟看看,就算結婚了。母親一直覺得父親在這一點上有所虧欠她。這都是他們的恩恩怨怨啦,故去的事終歸是過去了。
? 婚后,母親跟著父親在學校的一間小屋子里住,一年后有了我,姥姥姥爺始終覺得這樣住也不是辦法。恰好,姥爺的同一個莊上的一家親戚都搬了出去,庭院沒有人住,就讓我們一家三口住了進去。這是一個有兩扇木門組成的一個大門,進入庭院往右走兩步就是廚房,它有一扇木門,開門關門的時候就會有吱吱的響聲,廚房的前面有一棵棗樹,夏天枝繁葉茂時就會把大半個廚房給遮住,為忙碌的媽媽遮住酷熱的太陽。坐北朝南的三間連著的房屋為正廳,中間的那間房子稱作“堂屋”,剩下的那兩個房屋分別稱作“西屋”“東屋”,爸媽和當時幼小的我就住在西屋。
? 冬天入夜的時候會很冷,但也因為父母的愛以及母親把我包裹的嚴嚴實實像團粽子,也從未感受過冷。屋子里有個煤火爐,白天就放著一個水壺燒著水,到傍晚時,母親會把水壺提走,把水起在暖水壺里。在煤火爐上放個鐵片,切好的饃片擺在上面,火經過鐵的傳導,饃片被烤的脆脆的香香的,一家人圍在爐火旁,吃著烤好的饃片,在那個距今遙遠的呼著氣能看見的冬天里,不了解世事人間情暖的我都能感受得到十足的幸福,那才是熱氣騰騰的生活啊。冬天的夜來的特別的早,十幾年前的農村更如此,太陽落山不久,整個鄉村或者更大的世界都被漆黑的夜色所籠罩著,人們都停止了在外的活動,回了家,準備睡覺。在發黃的橘色燈泡的下面,在被母親脫掉我身上厚厚的衣服后,我乖乖地躺在他們倆被窩的中間,只露出一個小腦袋,但卻不乖乖地聽話,閉上眼睛,而是數房檁旁邊有多少根木頭,直到母親把燈關掉。一瞬間,一片黑暗。閉上眼睛,睜大眼睛,都是黑暗。還曾糾結過,“都是黑乎乎一片,哪個才是睡覺的狀態。”
? 這里和姥姥姥爺家相隔不過二百米,當然,二百米是后來學了一些計量后目測得到的結果。沒事時,母親常常拉住我的小手去他們家。這條路是一條小土路,旁邊也有其他人家的庭落。印象最深的是經過那座小橋時,母親輕輕地給我唱動畫片《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里面的歌,“八戒~八戒~傻的可愛?!痹谀亲蛏辖洺S行├先俗谀抢锪牧奶?,母親會跟他們親切的問候。一天有一天,由母親牽著我的手到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的跑來跑去。每次到了姥姥姥爺家,姥姥就會把我拉到她的房間里,拿出一個神奇的裹著好幾層的手帕,又一層又一層輕輕地打開,里面有時會是一兩粒糖果,有時會是一個餅干,在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外婆把她認為彌足珍貴的東西小心翼翼的藏放,留給她心愛的小外孫女。大概是對女兒的愛又給了女兒的女兒,愛是可以傳承的。
? 在我沒出生的時候,姥爺就養了幾只羊,還有個專門的小屋。每次進入都會有股草和羊屎混合產生的氣味。姥爺經常把它們牽出來遛一遛,它們會咩咩的叫著,同時它們的身后還會有圓圓的黑色顆粒狀的屎。姨家的哥哥們都騙我說那是糖,不過自己拿起來玩玩的這種情況還是很多的。模糊的記憶中,我騎過自己家的羊,是在遼闊的田野里,這下面的土地是華北平原,站在田野里轉一圈全是綠油油的麥子,向遠處眺望 ,覺得整個世界像是被一棵又一顆的大樹環繞起來。我記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本褪窃谶@種情景下母親教會我的。現在想想,覺得很幸福,只要是在愛和關懷下成長的孩子就是幸福的。
? 慢慢地,長大了些。就該上學了,學校離家不遠,我都是跟著哥哥們的身后一起去,從家通往學校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沿著河的柏油馬路,另一條是一邊沿著河一邊鄰著田野的羊腸小道,兩條都是連接村莊與村莊的路,十幾年前來往的車不多,整個路上都是很多小孩子們在追逐打鬧或是采河邊的一些花草,那條路上的萋萋芽,節節草,蒼耳,蒲公英,小黃花歷歷在目。有的時候我們會從大路轉到小路或從小路轉到大路,還會比賽誰先到學校。學校的門口有一家小賣部,賣著一些小零食,還有一些貼畫,那些用一毛錢買的貼畫有的至今還貼在我的那個書桌上,雖然自己的審美早已變了,覺得那是自己的童年,也始終不舍得把它們給撕下。在學校的課堂上應該也是很認真的聽課,認真完成老師留給的作業,每天放學后就會背著母親給自己縫的花書包裝著老師布置的作業回家。然后找一個大板凳和一個小板凳,就坐在那里做作業,跟我對比的是,哥哥們一放學后就像出飛的鳥一樣跑出去玩。姥姥因為這還經??湮遥看挝叶紩沧套痰母绺鐐冹乓@牙堰€常說我長大了能考上大學,有時候還會問我,長大后疼誰。我都會挨個數,“媽媽,爸爸,姥姥,姥爺,姨...”事實上,我從未給予過她什么,而是姥姥卻為我傾注了好多愛。
? 鄉村有一種集市,是那種按農歷算每逢初三初八就會出市的。我最喜歡的就是趕集,母親會騎著自行車讓我坐在后面,記憶中母親趕集都是和我二姨一起去,二姨家離我們家很近,沒事的時候他們倆經常在一起說話,一起做些好吃的。她們倆的感情很深,很好的一對姐妹。從家里到集市上有一段的距離,她們倆一路騎著車,一路閑聊著,我喜歡靜靜地聽著,時而在插上幾句話。到了集市,有一條長長的街,都是賣些菜賣些水果什么的,熱熱鬧鬧擁擁擠擠,二姨和母親有時候會和商販們討價還價,最后都是相互妥協達成交易了。人多的時候,我都會一邊看著路兩旁的商品,一邊看著二姨和母親的去向,唯恐她們把我給弄丟,回不到家。集市上還有一個專門賣衣服,賣布料賣鞋子的地方,
母親會拉著我,帶我看些衣服,如果我有特別想要的,就會給我買下。母親是一個很節儉的人但對我們都是很大方的。最幸福的事是趕集回到家拿出收獲的滿滿的東西,像蘋果,桃子什么的,母親都會從車子上拿出來,放進端好的一盆干凈的水里,大家都圍在盆子附近吃一晌午趕集的戰果。母親邊吃邊聊趕集市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好不熱鬧。
? 若要回憶關于家鄉還有很多很多,家里的親人永遠在那里等著我,每個人對家鄉的理解不同,對我而言在那片土地上,愛過的人經歷過的事都是故鄉。愛是什么模樣,鄉愁大抵就是什么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