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林樹
我是那種典型的“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人,每次進書店跟進服裝店一樣興奮,每次逛網上書城也跟逛淘寶一樣激動,而這些書的命運也跟那些一時興起買的衣服一樣,不多久就放在一邊了。甚至有一次把一本書買了2次,當我整理放置時才發現書架上安靜的躺著一本新的,這種苦悶心情不言而喻。
而讓我更加苦悶的是很多時候打開書時覺得什么都很清晰,但是一旦將書合上,我完全記不住書中的內容。
有時候我也會想,讀完以后我也不是完全記不住,書中的精髓一定會對我產生影響。不是說一個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都會在一個人的氣質里嗎?
但是,當我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時,就感覺被啪啪啪打臉了。
人類是健忘的生物,連昨天吃過的飯都需要認真回憶才想得起來,我們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書中的精髓”呢?那只是機會主義者讓自己更加安心的理由。
所以,如果沒有將書中的內容記在腦子里,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讀的書沒有用就等于沒有讀,當然也根本不會變成你的骨你的肉,融進你的氣質里。
本書就是教我們利用筆記,通過選書、購書、讀書和活用來將讀過的內容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1、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我“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就是因為很多書都是沖動購買的,在那一個當下可能被封面好看的包裝或者夸張的宣傳語所吸引,然而它們可能并不是我真正想讀的書,因此在買回來以后沒有激起我最大的興趣去閱讀它。
文中教我們制作購書清單,這份清單是來自日常,可能是通過電視廣告、書評報道或者朋友推薦而得之的書名。只有從日常生活中取材,才能列出反映自己真正需求的購書清單。
當我們帶著這份清單去購書時,就不會漫無目的,被包裝過度的廣告詞所迷惑,而是主動地選擇書籍。
2、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購書清單貫穿在選書和購書中,它的重大作用是培養我們帶著目的去讀書的目的意識。
列出讀書清單——到書店確認——購買
這個過程讓我們不得不意識到自己“為什么讀這本書”,同時看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將讀書變成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行為,就會避免沖動購買,買到自己真正想要讀的書。
而讀書也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目的,充滿主動性地讀。
那么購書的過程就是這樣:
首先,找到清單里列的那些書
其實,看到實物后判斷要不要購買
最后,排除對于現在的自己來說不重要、沒必要讀的書,只選擇自己真正想讀、有必要讀的書購買。
3、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這里就是本書要展現的精華部分,寫讀書筆記。
當我們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而且親手寫文中的好處比口頭敘述要多。而把記讀書筆記當作目標去讀書,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樣的。當我們帶著目的去閱讀,閱讀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在寫讀書筆記的前提下,讀書方法會發生改變,你會進入會主動尋找書中“打動人心的內容”的工序,而不是泛泛而讀,合上書卻啥也記不住。
文中介紹了一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一起有五個要素:
l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l書名
l作者名
l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l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前面三項內容足夠讓你想起“原來那個時候我度過這本書”,而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是為了在摘抄之后,趁著印象還鮮明寫下自己的感想。而把作者的話和自己的話放在一起,也是感受“落差”的好機會。
這種“摘抄+感想”的組合方式,確實是一道很費時的工序,因此,讀書筆記應該從簡從速,嚴格篩選需要摘抄的內容,盡量提煉自己的感想,爭取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深刻的含義。
這個篩選程過程也是有程序的:
l通讀: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l重讀:把折角的頁面重讀一遍,仍然覺得好,把那一頁的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l標記:在重讀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仍覺得值得讀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這里的反復重讀過程是一個篩選過程,也是一個加深思考的過程,只有深刻吸收書的內容,才能磨練出更好的原創思考。
讀書體驗往往比書本身更加重要。
4、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讀書是知識輸入,但是如果只有輸入而沒有輸出的話,就還是沒有用。就比如一個人十分富有,卻將自己的金山銀山埋藏在山底,從來不拿出來讓自己和家人過更好的生活,也不用來做有意義的事,那么他還是一個窮人。
很多時候,不是讀書沒有用,而是你沒有用,所以才會沒有用。
寫一篇精彩的書評就是一種重要的輸出。輸出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觀點,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
如果把讀書過程比喻成做菜,那么“購書清單”就是購買食材,“寫讀書筆記”就是洗菜做菜,而通過讀書筆記進行思想輸出就是開火炒菜。
有的人經常購買食材,然后放在家里慢慢浪費,有的人走的遠一點,會將買回來的食材洗好,但是卻也不開火炒菜。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人,其實如果100步沒有走完,即使走了99步也無用的。
書中介紹了一種了一種簡單寫書評的方法:以自己的想法、解釋和對書的印象為主,搭配直接應用原文,這種搭配是報紙和雜志中評論和紀實文學經常采用的格式。
做好讀書筆記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寫好讀書筆記可以鍛煉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如此看來,寫讀書筆記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
結束語:
很多人就會覺得寫讀書筆記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這也是我多年從來沒有真正動筆的原因。
坐纜車和辛苦攀爬,雖然同樣是到達山頂的方式,但一路上看到的風景必然是不一樣的。相信持續寫讀書筆記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也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當然,如果你不是用筆,用現代化非常先進的軟件,比如印象筆記也是很多人用的,或者你覺得不需要大段大段摘錄,這些選擇都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至少我們要培養主動讀書的意識,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有持續輸出的意向,讓我們每次讀一本書都能真正變成我身體里的氣質,那些書本里的知識能夠真正有用。
知識用了,才是有用。
我已經開始學著動筆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