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秋天實在是太美了,所以一直想寫一篇關于濟南秋天的文章,但由于老舍先生曾經作過一篇,自知難以望其項背,故此一直不敢提筆。老舍先生是大家,在濟南生活了七年之久,對濟南甚是喜愛,稱之為“第二故鄉(xiāng)”。老舍先生寫的《濟南的冬天》因為收入了中學課本,所以大家都比較熟悉。其實,《濟南的秋天》是其姊妹篇,寫得也非常美,把濟南秋天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給人以美不勝收的感覺。
我每天行走在濟南的街頭巷尾,看著妖嬈的秋天盡情地展現著它們的美麗,心里感慨真是頗多。心想,老舍先生作為文學泰斗,也一定是希望看到文藝花園的百花齊放吧,公園里艷冠群芳的牡丹固然是美麗的,那小橋邊、道路旁的小野花其實也一樣動人呢。這樣一想,也就放下心來,終于還是提起了筆來。
濟南的秋天是美的,是屬于那種小家碧玉的美。仿佛一個二八佳人,撲閃著水汪汪的大眼睛,輕盈、靈動,給人一種俏皮可愛的美感。在其他的城市,如果你想欣賞秋景,或許還要專程到郊區(qū)、到山里去,但在濟南,你想欣賞秋色了,只要駐足街頭一望,秋色便會撲面而來,這主要是得益于濟南道路兩旁寬窄不一的綠化帶,還有那些隨處可見的街心公園,里面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秋天一到,便爭先恐后地拿出了看家本領來吸引人的眼球。在秋天,菊花們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主角,紅色、黃色、紫色、白色......五顏六色的花朵把街道兩旁裝扮得分外熱鬧。公園里、道路旁的那些銀杏樹、槐樹、梧桐樹、楓樹,以及一些我也叫不上名字的樹木們,也自是不甘示弱,或紅、或黃、或綠,整個街頭便變成了畫家的調料盒。尤其是那些生命力極強的爬山虎,更是極盡張揚之能事,不管是道路兩邊的樓房,還是黑色的欄桿上,甚至是高架橋的橋墩上,只要有空間,就被它們占領了,秋風一吹,便如喝了點小酒的少婦,臉龐紅撲撲的站在高處俯視著,那姿態(tài)絕對是風情萬種,美得讓人簡直動不了腳步。
濟南的小山也特別多,并且是與城市融為一體的,這種特點尤其是在城市的東部和南部更為明顯。在秋天的一個黃昏,你正在路上走著,忽然,道路不見了,對面的小山遙遙地便與你撞了個滿懷。或許你心中剛想抱怨一下這山的突兀,卻被滿山的秋色迷住了眼,那層層疊疊的秋意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就這樣立體地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的腦子里不由便會蹦出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名句。
濟南的泉水也是特別得多,遠的咱們不說,就單單是在濟南市區(qū)里面的泉池,你一天也是看不完的,泉水的那份清澈,那份晶瑩,一不小心你就會看花了眼,由不得你就要去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雖然你還沒看過濟南的泉,但只需要閉上眼想一想,上邊,是藍天白云;眼前,是暖陽和紅葉交相輝映;腳下,是“清泉石上流”。這樣的景致,你說美不美?
濟南秋天的美,以我之力是描述不出來其中之一二的,更何況我說的這些只是從小處著眼,如果你到濟南來,再到那一代名帝舜躬耕于歷山的千佛山,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約會的大明湖,還有一代才女李清照居住的地方,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稱的趵突泉去看看,你才更能體會出濟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致來。
濟南的秋天是美的,你來,或不來,它的美都是從內到外的。如果你喜歡,就來看看濟南的秋天吧。我在濟南,等你。
于20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