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黏著父母,纏著父母,做父母的跟屁蟲,想把每一天遇到的新奇事兒都說給他們聽。
可是長大之后,卻漸漸發(fā)現(xiàn),你可以解答學業(yè)中令你費解的習題、可以處理好職場中讓人棘手的難題,可以解決生活中你并不擅長的問題。可卻無法移除和父母溝通上的障礙。
這不是一些特例,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通病。
因為年齡的增長、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忙碌,我們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越來越難。
我們說出的理想他們覺得是天方夜譚,他們表達的想法在我們這里已經(jīng)過時,他們希望我們平凡安穩(wěn)的過完一生,而我們只想做特立獨行的自己。
三毛說過: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xù),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jīng)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zhuǎn)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壓力和矛盾便由是產(chǎn)生了。
所以,有句流行語叫,“我對故鄉(xiāng)的愛只有三天。”
其實現(xiàn)在三天都很難保證了,不然也不會出現(xiàn)都市“恐歸族”,那些遠赴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想回家又不敢回家的一群人。
02
阿誠就是其中一員,前段時間國慶放假,對于北漂的人來說,國慶就像過年一樣,大多數(shù)人都早早的訂票回家。可是他卻猶猶豫豫,一天刷新了幾次賣票端口,也沒買下回家的票。
我經(jīng)常取笑他,是不是在外地待久了,不想回去了。
他笑一笑說:其實很想家,但是又不敢回家。一回家就會和父母引起爭端。什么“你這工作有什么好”、“銷售有什么出息”、“北漂有什么意思”……自己在大城市獲得的那些驕傲,在父母眼中不值一提,別人小長假回來之后精神飽滿,我卻在家倍受打擊。
這是個尷尬卻又令我們不愿承認的事實。
03
小美,人如其名,膚白貌美、名校畢業(yè)外企中層,愛好廣泛,什么音樂、美術(shù)、攝影幾乎樣樣精通,作為業(yè)余攝影師拍攝的照片還上過雜志獲過獎。在我們眼中,就是一個把生活過得蓬蓽生輝的文藝(大齡單身)女青年。
可是在父母眼中,關(guān)鍵詞只有大齡和單身。每次回家都會因為相親的事和父母爭吵。
她說,有時候我真的很想靜下心來好好的和父母談?wù)劊嬖V他們,我雖然單身,但我并不孤苦伶仃;我雖然單身,但我依舊期待愛情,我雖然單身,但我還有我想追求的事業(yè)。去告訴他們起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哪怕只說一句:你們知道我活得有多努力嗎?
可每次,沒等開口便會被父母數(shù)落:“你都30了,還挑三揀四的,工作再好有什么用,還不是孤孤單單一個人。不要總說愛情愛情,愛情能當飯吃嘛?搭伙過日子而已,差不多合適就行了……”
我們在一線城市奮斗打拼,我們熱愛生活,努力工作。但我們的家人卻不理解,不認可。他不懂我們工作的內(nèi)容,更加費解我們?yōu)槭裁匆半U創(chuàng)業(yè)、做自由職業(yè),而不是找一份體制內(nèi)的穩(wěn)定工作。他們不贊成我們生活的態(tài)度,也無法了解單身、晚婚、丁克更不用說同性戀這些敏感話題而帶來劇烈痛苦。
他們總是不滿意,希望我們換份穩(wěn)定工作,希望我們能“按時”結(jié)婚、生子、或者回家去過所謂的“更好的生活”。
小美最喜歡的電影是舒淇主演的《剩者為王》,提到這部電影,我相信看過的朋友一定對舒淇撕心裂肺對著逼婚的媽媽喊出的那番話記憶深刻:“單身會死啊,不結(jié)婚會被判刑啊,這個社會對我的歧視已經(jīng)夠深了,你不去質(zhì)問這個世界,還跟他們一起來歧視我啊!”
也一定會因父親結(jié)尾的獨白而淚崩,“三十年前是她讓我成為了父親,她不該為了父母親結(jié)婚,不該在外面聽多了風言風語的就想要結(jié)婚…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里,只能幸福,其他的不行”。這也是小美最喜歡的一句。應(yīng)該也是她最想聽到的一句。
04
所有情感問題到最后都是溝通問題。但和父母溝通確實是所有溝通問題中最難的一件,畢竟兩代人的隔閡很多,生活習慣、處世態(tài)度、價值觀、興趣喜好等等都天差地別。但我們也不能放棄溝通,畢竟理解是相互的。
我也不是一個善于處理與父母關(guān)系的人。對他們的關(guān)心也羞于表達,甚至看到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痕跡時,眼淚也只會默默躲起來擦拭。有時心里有再多的不滿和委屈,也不愿去解釋,為了避免爭吵只會保持沉默。
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應(yīng)該讓他們知道我們?yōu)槭裁床幌牖丶摇W屇莾蓚€自己最愛的、最愛自己的親人明白我們到底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努力,知道我們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一個我們一直沒有說出口的事實:無論我們在哪座城市,追求什么,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對我們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