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整夜整夜地失眠,好不容易睡著,卻總是不停地做夢,夢里不斷出現一個城市——成都,不斷出現那條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的街——春熙路。
七年之前,我說:“等著我,長大了要去你的城市,我們要在一個城市生活。”而七年之后,數著自己不知道說過多少遍的承諾,我說不出一句道歉的話。
于是直到今天,我還是沒能夠去成都。
李志的南京,宋冬野的安和橋,低苦艾的蘭州,當然還有趙雷的成都。每一個城市的存在都承載了它特有的故事,也就給予了它不一樣的意義。總說每一座城市在每個人眼里看來是不一樣的風景,就像我心心念念的成都。
想去成都,去這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城市,不是因為美景和美食,而是那個七年之約的女孩。
“那,如果我不能去成都了,你會來福州嗎?”
“不會”
2.
這是我們的最后一次對話,我小心翼翼試探性地詢問,得到的是她果斷的毫不猶豫的回答。頓時心里像被石頭重擊一樣,壓抑著我喘不過氣來。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回復,只好掛了電話落荒而逃。
她是個很有理想的好姑娘,我一直都知道。
剛認識她的時候,依稀記得她大大方方地向我伸手“你好,我叫小倩”,那是我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認識的第一個人。當時是隨父母的工作關系轉學到另一個地方讀書,性格內向,沒有什么玩伴,她就成了我少年時期唯一好朋友。
她學習很好,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歡,而我就是屬于拖班級后腿的差生。可是她還是會和我在一起,幾乎形影不離,后來慢慢地發現學習生活都離不開她。
兩個小女孩在一起分享著自己的小秘密,青春時期的悸動,那些花事是我們怎么都談論不完的話題。
朋友和戀人一樣,兩個人之間少不了吵架,可是我和她,卻出人意料地一次架也沒有吵過,心里越來越契合,有時候好像她就是另一個自己。
讓我如此念念不忘的還是因為我和她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我一直相信,在冥冥之中,有一種莫大的緣分牽引著我們相遇,慢慢靠近彼此的內心。
記得第一次和她在一起過生日,和幾個朋友吃完飯,待人散盡后我們背靠背地坐在路邊的石凳上,看著街上來回穿梭絡繹不絕的人,內心突生許多感慨。
“你說,我們還能一起過多少個生日。”我忽然問她,以一種大人的口吻。
“我也不知道,大概還有很多很多個吧。”她的語氣也莫名地變得沉重。
“那我們分開了還會再見么?”
“會,我們以后要在同一個城市!”她的語氣堅決,讓人毋庸置疑。
“好,拉鉤!”我內心一陣欣喜涌來,畢竟是一個滿意的答案。
3.
于是兩個年幼的孩子立下了懵懂的誓言,在同一個城市生活,老來頭發花白,牙齒掉光的時候也是極好的朋友。
我不知道那個時候的我為什么堅定不移地相信我們不會分開的太久,不怕分離更不怕老友變得陌生只剩下記憶中那年的模樣。我相信我們至少會常常見面,噓寒問暖,聊著一些有的沒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瑣碎。
直到中學畢業后,由于要準備回老家的上學的學籍資料的等等,整整一個暑假,我都沒怎么看到她。臨走的前一晚給她發了短信:我明天要走了,等寒假到了我們就來這里見面。
第二天一早,她就來我家,還是如常肉嘟嘟的臉蛋上泛著紅暈“給,畢業禮物,好好保存著等我們再見的那天。”那是一個普通的本子,表面上看起來沒什么兩樣,翻開來卻全是她精心貼著我和她所有的合照,還有一些碎碎念。
“好”記得那時候我顫顫巍巍地接過筆記本,不知道能說些什么。
“那我要早點回去咯,再見”她笑嘻嘻的,似乎沒有一點別離的悲傷。
“再見。”我抱了一下她,看著她蹦蹦跳跳地跑遠。
可是,那竟是久別七年之久的擁抱。
后來,她也因為父母的關系回了成都老家,我們之間斷斷續續地聯系,不咸不淡,仍然記得當初的承諾。
有時候,太在意一個難得的好朋友,會以為那是自己的情人。
有人問我“你愛她嗎?”我一時語塞,不知道怎樣回答。
前幾年的時候,我和她經常有書信往來,在網絡極度發達的時候,還是保留了最原始的聯系方式,我總覺得在白紙黑字的字字句句中,隱藏著一種深厚的情愫。
她說她剛回去的時候再陌生的故鄉變得孤僻起來,沒有可以聊得來的朋友,也再沒有人可以說說心里話。后來慢慢她身邊也有了三兩朋友,她說真羨慕我身邊總不缺朋友陪伴,可是我卻想告訴她,無論我身邊有多少朋友陪伴,讓我最難忘和最想要去珍惜的還是她。
4.
就這樣兩個人遠隔千里地聯系著,讓對方成為自己心里的一分惦念,也在掐著手指算著再相逢的日子。
卻愈是期盼愈遙不可及。
一晃就是七年。
我和她身邊的人都換了又換,不同的人從我們各自的世界里匆匆路過,聊天,吃飯,旅行,侃一些有的沒的八卦,經歷一些是是非非,可是慢慢再也找不到彼此的影子,存留的痕跡也變得恍惚。
那天,好久沒有和她聊天,在微信上給她發消息:現在我離你很近,我想見你。
聊天頁面一直顯示對方正在輸入,不知道是她打了又刪還是在組織自己的措辭,等來的回復卻是:我還沒有做好見你的準備。
一句話,期待重逢的熱情就像泡沫一樣很快破滅。
5.
七年不見,越來越稀疏的聯系,兩個人終于變得陌生。印象中的她還是那年嬰兒肥的臉龐,娃娃腔的聲音,可七年足足讓人渾身細胞都換一遍,也許再見出現在我眼前的人早已變成另一番模樣。
我想我可以回答朋友的那句話“我愛她,只是愛少年時候的她,無關愛情,關于青春。”
可我還是期待久別重逢,只為了年少的一句相約的承諾。
或許下一次就會在成都的春熙路趕赴年少之約。青春里那個她啊,長在記憶里生根發芽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