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加拿大后,每天都會見到不同的人種。不說別的,即使在一個小小的英語語言班里,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白人、黑人、黃人,還有半黃不黃、半黑不黑的人。如果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么雜的人種,根本沒辦法一起生活。但事實上,在加拿大,各個族群和睦共處、相互友善,活得很好。
每次到小學,看到不同膚色的孩子戲耍玩鬧;每次參加活動,看到不同膚色的人彬彬有禮,心中都有發出感嘆:其實人與人之間,差異真的沒我們以前想象得那么大!黃種人與白種人,白種人與黑種人,說白了都是人,而且完全可以成為一家人,至少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的人。
事實上,考古學、生物學研究已經證實,人類其實都來自一個地方,就是遙遠的非洲。乍一聽,人們可能很難接受:怎么,我們華人與非洲兄弟竟然是一家人?不可能。大家長得相差十萬八千里,怎么可能是一個祖先!還有人認為所謂人類非洲起源論,純粹是歐美學者的瞎說,全世界人類的祖先應該是中國人。
但是,最起碼就目前來看,我們還是得接受這個事實,即現代人類可能來源于非洲。
20世紀80年代,基因學家曾在非洲、歐洲、亞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國采集基因樣本,研究人類基因突變和現代智人進化圖譜,結果顯示各個族群都是從非洲分支上延伸出來的。復旦大學金力教授研究團隊從東亞地區采集了163個族群,檢測到12127個Y染色體,研究結果發現,“所有個體統統來自非洲”。
至少目前看來,人類各個族群都流淌著非洲“黑色”血液,人類的伊甸園確實在非洲。
我常常在想,非洲的生存環境似乎并不比歐洲、亞洲好,看看現在黑人兄弟生活狀況就知道,大部分地區條件很差,人類為什么偏偏最早出現于非洲?難道是上帝故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似乎不至于。可能的解釋是,Long long ago,非洲生活環境比現在舒服得多,最適合人類生存和繁衍。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歐洲、亞洲最早也有人類,只是沒有化石或遺跡留下來而已。
猜測不可靠,還是看科學家們的研究。現代科學家們都承認,人類是從靈長目里分離出來的,與黑猩猩血緣關系最親近。這個說法可能讓很多人倒胃,但是沒辦法,DNA數據顯示,現代人類和非洲黑猩猩的相似度為94%,你承認也得承認,不承認也得承認。大約400萬至700萬年前,人類與黑猩猩分道揚鑣,走上了直立生活之路,形成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南方古猿最早生活在390萬年前,高不過1米2,都是武大郎。根據考古發現,這些古猿似乎遍布非洲,在南非、東非和北非都有化石出現。不過,200萬年前,不知道非洲發生了什么事,非洲直立人走出非洲,進入了歐亞大陸。根據科學家們繪制的人類遷徙路線圖,非洲直立人進入亞洲大陸后,便開始了分頭行動。
一部分人沿著地中海沿岸西進,成為最早的歐洲人,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尼安德特人(Hono neanderthalensis)化石,1856年發現于德國杜塞爾多夫尼安德特河谷;一部分人進入歐亞交界的地方;一部分沿著印度次大陸東遷,先后到達印度、東亞、西伯利亞,進而又通過白令海峽走到了美洲大陸。目前,亞洲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是丹尼索瓦人(Densiova hominin),2008年發現于俄羅斯西伯利亞阿爾泰山底。
學界還認為,42-84萬年前,非洲直立人第二次大規模外遷;8-15年前,又出現了第三次大規模外遷,外遷的目的地都是歐亞大陸。據推測,后來走出非洲的人不但碰到了前面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而且還與之發生了關系,誕下了后代。現代基因學證明,現代人的基因主要來自非洲,其次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
現在想來,這件事真是不可思議。已經進化得完全不同的兩種人類,見了面后是如何“和諧同居”的?
如果人類起源非洲的說法屬實,那么意味著現在不同族類和睦相處,甚至共居一室,就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基因支持的。各個族群雖然長得不一樣,習慣不一樣,但源頭是相同的,只要克服了習慣差異,是能夠無障礙交流的。但是,就現實來看,人類已經分離得太久,習慣差異太大,以至于很難再消除了。
據女兒說,她們班里華人小孩英語說得很好,思維完全西方化,但是平常里玩的,主要還是自己的族類。網上也有很多華人說,無論在西方生活多久,其實還是很難與白人、黑人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
沒辦法,每個人都被思維習慣而不是基因所左右。一個人想要破除自己族群的思維習慣,勢比登天。只要都能相互尊重對方習慣,容納對方習慣,已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