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學習性格色彩到現在,興趣只增不減,學的越多,越覺得這門學科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淺薄單一,相反,水很深,很深,里面包含了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溝通方式和案例,并且有著龐大的理論體系作支撐。有很多人問我,到底為什么要學習性格,了解性格究竟有什么好處?嗯,要解答這個問題,請允許我先換一個角度,通過《花園里的螢火蟲》這部影片中父子關系的一系列矛盾,來談談不了解性格的壞處。
父親:理查.泰勒,紅色,內心很愛孩子,望子成龍,對孩子非常嚴厲,經常體罰孩子,有較強的控制欲,希望家人服從自己。
兒子:麥克.泰勒,紅色,調皮,叛逆,怯懦,心中充滿對父親的怨恨。
那是一片廣闊的田野,田野中間,有一條公路筆直的伸向遠方,一輛車正飛馳在公路上,車里坐著麥克和他的父母,開車的是麥克的父親,而麥克坐在車的后座,把手扶在車窗上,茫然地望著窗外。
父親:麥克!
麥克:……(毫無反應地繼續望著窗外)
父親:我跟你說話的時候要看著我。
麥克:……(繼續毫無反應地望著窗外)
父親:不要把手放在車窗上!
麥克把手拿了下來,但卻仍然望著窗外。
父親:你最后一次戴你的眼鏡是什么時候?(作者注:麥克自稱丟了眼鏡)
麥克:……(繼續望著窗外,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父親:我要你努力想,這不過分吧?!
母親:查理(麥克父親的名字),我知道你最近壓力很大。
父親:你怎么可能知道我的壓力有多大!你根本就不懂!
母親:你的書寫的非常精彩。
父親:真的?
(還沒等母親回答,坐在后面的麥克發出了一絲輕蔑的笑聲)
父親:有什么好笑的?!你知道多貴嗎?你知道那副眼鏡有多貴嗎?你知道嗎?自作聰明先生?!
母親:不要這樣說他了,麥克的心情已經夠糟了。
父親:那他笑什么?說不定是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他這個自作聰明的先生,不過如果他真的這么聰明,他就會知道把眼鏡放到哪里去了,我們就會舒服很多。我不是叫你不要碰車窗嗎?!
麥克:……(繼續把手扶在車窗上)
父親:夠了!
父親把車停下來,示意麥克下車:你知道怎么走回家吧?(此時車外正下著瓢潑大雨)
母親:別這么荒謬。
父親:我們本來不會遲到,是他忘了把眼鏡放在哪里才導致我們遲到的。
母親:別像小孩子一樣。
父親:小孩子?你說我是小孩子?你知道我做了什么嗎?你知道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多少嗎?如果你不慣他,他就不會這么沒用!
麥克突然打開車門,沖進大雨中,父親一踩油門,載著母親和自己馳向遠方??粗h去的車,麥克從兜里掏出那副“失蹤的”眼鏡,大雨順著他的額頭流下,瞬間濕透了他的全身,麥克抬頭大叫,似乎要把心里所有的怨恨都喊出來。
這是全劇的第一場戲,你是否會覺得這個孩子不懂尊重長輩?父親和自己說話愛理不理還要發出輕蔑的笑聲;你是否會覺得這個孩子太不聽話?父親叫他不要把手放在車窗上他卻屢教不改;你是否會覺得這個孩子太過叛逆?明明眼鏡沒丟卻謊稱丟了,導致全家人遲到?
又或者,你的觀點可能與上述完全相反,你覺得是父親不懂教育過于嚴厲,一直在斥責孩子?你覺得是父親壓力過大,所以發泄到了毫無還手能力的孩子身上?還是你會懷疑,這個父親根本不愛自己的孩子,下著大雨把他趕出車外?
做父親的,覺得孩子應該尊重自己服從自己,做兒子的,覺得父親應該愛護自己理解自己,這樣的想法從表面上看來也許都沒有錯,然而,當事實和內心的期待有所差距的時候,你會怎么想,怎么做?你會覺得那都是對方的錯,還是覺得自己也有需要調整的地方?你會被內心憤怒的情緒蒙蔽,還是靜下心來想想更好的對策?父親和孩子的力量往往是不均等的,當兩人都在情緒上的時候,就很有可能出現父親暴跳如雷怒吼著想要壓制住孩子,而孩子無力反抗只好通過沉默壓抑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而更可怕的是,這種劇烈的情緒,往往出現在紅色身上,紅色是需要釋放情緒的,當情緒一再被壓抑,總有一天會突然爆發出來:
那一天,父親和母親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正在兩人爭吵的時候,突然傳來麥克的喊聲:
麥克:離她遠一點!
父親:回屋里去。
麥克:離她遠一點!不然我就殺了你!我發誓我會的!我發誓我會殺了你的!……
麥克緊緊握著手里能當作武器的棒球棍,咬牙切齒地怒吼著,慢慢地變的哽咽起來。
父親:你在威脅我嗎?我是你爸!把球棍放下!
麥克:我對天發誓,我要殺了你!
看著漸漸迫近的父親,麥克顫抖著舉起棒球棍,但還沒來得及擊落就被父親一把奪走了。
父親:你以為你是誰?媽媽的保護神?英雄?你什么都做不了!
麥克用無比怨恨的眼神惡狠狠地瞪著父親離開的背影,突然全力撞向父親,把父親撞倒在地,然后發泄一般地用拳頭砸向父親。
麥克:我恨你,你聽到了嗎?我恨你!我希望你死掉!
如果把這段沖突和上一段連起來看,你就會發現,麥克表達情感的方式是:沉默抗拒,輕蔑地笑,大吼大叫,武力攻擊別人。為什么他不會用正常的方式去抒發自己的情感,為什么他不能用合理的途徑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呢?你以為他沒有嘗試過嗎?不,他嘗試過:
當母親的妹妹珍妮第一天來到家里作客,表示自己是個素食者的時候,家里爆發了一場沖突:
父親:在這個家里,桌上擺什么,就吃什么。
麥克:爸,她說她不吃肉。
父親:你找到你的眼鏡了?。磕睦镎业降??你不知道在哪兒找到的?呵呵,怎么可能?麥克,你去列一張清單,上面寫上所有珍妮需要遵守的我家的規定,寫好了給我看。
盡管一臉不情愿,但是麥克卻無力反駁,只好默默地去寫規則清單。不是他不反抗,而是反抗無用,他用正常的方式表述了,但卻很快明白,這種方式在父親這里沒有用,所以他放棄了這種方式,再次沉默下來。
父親霸道的壓制,讓麥克逐漸喪失了合理表達自己需求的本領,如此地壓制,是因為父親真的不愛麥克嗎?如果你看到父親在麥克生日時精心準備的宴會,如果你看到父親在遲疑幾秒后的表揚,如果你看到父親在聽說麥克原創了一首詩之后的欣喜,如果你看到父親在發現那首詩其實并非原創后的失望……你就會感受到,那一點一滴背后,濃濃的父愛。
那么,究竟是為什么,一個深愛自己孩子的父親,卻成為了自己孩子無比怨恨甚至想要殺掉的對象?究竟是為什么,兩個本應相親相愛的家人,一見面就充滿了打罵和怒吼?如果,你也曾困惑于類似的問題,那么也許,性格色彩可以為你解開這個謎團,讓我們再次回到那個廣闊的田野里:
父親是一個紅色,紅色渴望別人認可自己,父親希望家里人認可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所以,當他發現麥克不理睬自己的問話,而是一直望著窗外時,本能地感受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不由得有了情緒;另一方面,紅色又是不善于抗壓的,當壓力巨大的時候會想法設法卸掉這些壓力,在那個時候,父親的工作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而他正找不到途徑宣泄,這個時候麥克對他不理不睬,還輕蔑地笑,無疑是一種火上澆油,于是呼地一下,父親的情緒被點燃了,紅色是很容易被點燃的,被情緒控制的紅色,已經聽不見理性的聲音,在那一刻,父親覺得一切都是麥克的錯,如果麥克不自作聰明,就不會找不到眼鏡,如果麥克不找不到眼鏡,他們就不會遲到,如果他們不是要遲到,自己就不會這么生氣,反正,一切的一切,都是麥克的錯,被情緒控制的紅色,往往會做出可怕的舉動:他不顧外面下著瓢潑大雨,把兒子推進了廣闊而無處遮雨的田野。如果說這樣的沖動,后果僅僅只是孩子淋雨生病,過段時間就會復原的話,那么這位父親的另一次沖動,則造成了母親和他們永遠地別離。
面對妻子冰冷的尸體,這位父親哽咽著:“我和她發生了爭吵,我很生氣,我猛踩油門,我開的很快,太快了……都是我的錯?!碑斪约旱那榫w化產生如此直接明顯的惡果時,父親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然而,真的一定要等到生死別離的那一刻,才能看到情緒化的壞處嗎?對孩子厲聲斥責并把他推進大雨中,后果真的僅僅是孩子淋雨生病嗎?不,更為嚴重的,是在父親那一次又一次情緒化中,孩子因為無力抵抗而積累起來的對父親的恨。為什么性格色彩能幫到我們?因為不了解性格,這位父親只有在生死離別的突變瞬間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化,可是那樣代價太沉重,而如果了解了性格,知道自己是紅色,提前意識道紅色容易被情緒所控制,也許,車禍的悲劇不會發生,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發現孩子對自己的不滿,而不是要到孩子爆發著怒吼要殺了自己的時候,還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麥克同樣是紅色,他也有著自己的情緒,但因為和父親力量懸殊,所以他一直處于被壓抑的狀態,無法正常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果他也學過性格色彩,知道紅色的情緒終究需要釋放,他就不會一味的把自己的情感壓抑在心理,任由它們轉化成深深的怨恨,直到突然爆發的那一天,如果他也學過性格色彩,知道紅色的父親需要被認可,他就可以換一種方式和父親相處,而不是對父親的作品露出輕蔑的笑容,當母親表揚父親寫的書很精彩的時候,父親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紅色是需要被認可的,被認可之后,他會有更好地心情和你相處,如果麥克學過性格色彩,知道紅色在被認可后會心情變好,他就會知道,用父親喜歡的方式和他相處,不僅僅是為了讓父親開心,還能讓父親對自己更好。
紅色是很容易情緒化的,在情緒化的時候,很容易做出后果難以預計的事情,那么,當你發現身邊的紅色處于情緒之中的時候,除了趕緊逃的遠遠的免受傷害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呢?面對麥克憤怒的眼神和高舉的棒球棍,如果父親學過性格色彩,他就會知道,紅色的麥克正處于情緒化當中,面對情緒化中的人,應該先安撫他的情緒,待他情緒穩定時,再和他討論事情,只可惜,父親沒有這樣做,他不但沒有安撫麥克的情緒,反而火上澆油:“你以為你是英雄嗎?你什么都做不了!”紅色是需要被認可的,情緒化中的紅色是需要被安撫的,可是,當父親不但沒有安撫,還表示了強烈的不認可時,麥克更深的怨恨一下子被激發了,如果說剛才他還只是舉著球棍,顫抖著小心翼翼地猶豫著該不該擊打父親,現在那更深的怨恨情緒,使得他再也沒有半絲猶豫,狠狠地撞向父親的腰間,把父親撞倒在地。
如果說小時候的麥克只能通過這種以卵擊石的方式和父親對抗的話,那么長大后的麥克,則有了更多的力量,他成長為一個作家,而他的下一部待出版的書籍,里面充滿了對父親的各種各樣的控訴,是的,他長大了,他要反擊了,他終于有機會發泄那么多年來壓抑在心底的怨恨了。如果你是這位父親,你會怎么做?靠著以前那樣的打罵和壓制,顯然已經不奏效了,因為麥克已經長大了,然而,不要忘記,年齡會改變,但是性格卻不變,長大后的麥克仍然還是紅色,仍然需要情感的互動,需要被關愛,被認可。當聽到父親對珍妮的小女兒說“你的表哥(麥克)小時候打棒球很厲害,揮棒的方式輕松自然?!睍r,一直坐在房間角落不參與大家聊天的麥克突然轉過了頭,開始留意他們的談話,幾分鐘后,當父親叫珍妮的小女兒扶自己上樓的時候,麥克在旁輕輕說了句:我來吧。這是父子關系的第一次緩和,而緩和的根源,僅僅只是父親的一句簡單認可,同樣都只是一句話,當父親說,你什么都做不到的時候,紅色的麥克倍受傷害,充滿怨恨地撞向父親,當父親說,麥克小時候打棒球很厲害的時候,紅色的麥克感受到了被認可,因為這種認可,讓紅色的他的心情變好,使得他愿意主動站出來,表示可以扶父親上樓。把一段關系推向惡劣,又或是推向美好,選擇權完全在你手上,關鍵的地方在于,你是否真的了解對方的性格,知道對方想要什么。
影片最后,父親找出了多年前全家一起給小麥克過生日的錄像帶,放給全家人看,錄像帶里,父親握著麥克的手臂,遞上大大的蛋糕,兩人一起對著鏡頭歡笑著,然后,麥克和父母玩起了游戲,錄像中,三個人你追我趕,玩的那么快樂,笑的那么開心,當錄像中的父親一把抱起小麥克,緊緊摟在懷里的時候,錄像外的父親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偷偷瞟了房間另一角的麥克一眼,卻發現麥克也正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當目光相交的一瞬間,兩人都裝作若無其事的轉過了頭,旁邊的人沒有絲毫察覺,但他們自己的心理卻已經各自泛起了漣漪??赐赇浵瘢溈送低祷氐椒块g,把那本控訴父親的待出版書籍扔進了火堆,看著那厚厚的書稿燃為灰燼。
相信你會覺得,這是一種比怒吼咆哮著強迫麥克撕毀書稿更好的方式,如果你擔心,我理解了對方而對方不理解我,那我是不是會吃虧,那么也許你可以看看這部電影。當父親一味壓制麥克的時候,所帶來的只有兒子對自己深深的怨恨以及父子關系的惡化,而當父親嘗試著換一種方式,去喚醒兒子童年時代美好的愛的記憶的時候,麥克也很快做了轉變,自覺燒毀了書稿,由此可見,想要達到目的,強權并不是唯一的辦法,甚至很有可能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你學習過性格色彩,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為什么麥克最終自愿燒毀書稿,你就能更好地在每一次轉折點上,把雙方的關系往良好的方向上推進,你就能更好地知道,如何通過理解對方給對方想要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許你還是會質疑:影片中的父親沒有學習性格色彩,不是最終也緩和了父子關系嗎?沒錯,確實如此,但最終成功的根源,其實恰恰在于這位父親“恰好”作出了符合兒子性格想要的事情。如果你完全沒有學過某個領域的知識,做選擇題也是有可能猜對幾題的,然而,如果你想要提高做題正確率,真正明白自己為什么這道題對那道題錯,就必須系統地去學習那個領域的知識,同樣的,如果你想要在更多的時間里都和家人建立良好的關系,真正明白為什么自己的親人有這樣那樣的舉動,了解性格則是一個必要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