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絲·薩岡(Francoise Sagan,1935.6.21—2004.9.24)是法國著名的才女作家。一九五四年,年僅十八歲的她寫出了小說《你好,憂愁》。薩岡漂亮出眾,個性鮮明,行為有些離經判道,她喜歡寫作、賽馬、飚車、酗酒,卻備受法國人鐘愛。與薩特和法國前總統密特朗不尋常的友誼,都為她的神秘增添了特殊光環。
記者:你呢,在最糟糕的時候,你總能有這種嘲笑的態度嗎?
薩岡:在最糟糕的時候,是的。總之,要看情況,如果事關自己總比事關他人要容易得多。
記者:最使你難受的是死亡這個念頭,而不是死亡。
薩岡:是的。尼采說:“使人發瘋的不是懷疑,而是確信。”相信在某個準確的限期內死亡…如果有人向你宣布你將在6個月后的一場交通事故中死亡,你會小心,或不相信,有危險,有懷疑。但當你被一種疾病慢慢地消耗生命,肯定要死,這就難以忍受了……
記者:在這個有些陰暗的宇宙里,你提到了詩,阿波里奈爾,詩也許是一個救牽?薩岡:沒有多少人讀詩了。所以,我讓自己享受這奢侈。我對詩有一種熱情。詩也跳到我的腦海中來。我會背10來首詩,但有些已索然無味,如我在小學里讀的勒貢特。德。列爾的詩,很枯燥。我愛寫點詩,但我的詩不怎么好。我突然覺得詩很好,第二天……
記者:你不看看自己周圍嗎?
薩岡:我不是觀察家,這甚至帶有戲劇性。但當我寫作時,有些十分模糊的觀念不時地跳。到我的腦海,使我形成了一種理論。總的來說,數年來,我展示所有人都厭煩的東西,接著,我改變了這種主張。謝天謝地。
記者:你愛撒謊嗎?
薩岡:是的,我隨時都在撒謊,為了避免吵架和拌嘴。我撒謊僅僅是因為這些,為了在個人生活中保護自己。
記者:對您來說,寫作是一種痛苦還是一種歡樂呢?
薩岡:開始的時候是痛苦。真是難以忍受,我仿佛寫不出3句像樣的話來,之后就要好得多了。
記者:您還記得《你好,憂愁》出版那一天的情景嗎?
薩岡:大致上還記得,也許不完全是那一天了。第一批樣書到的時候,我是在我的朋友那里看到的。我把書都藏起來了,我覺得好像所有人都會來問我:“這書是您寫的嗎?”一個月后,我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個女人在看讀這本書,她就在我對面。然后她把書折好,放進包里。我下車了。這是唯—一次,我看到有人在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