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于我而言,只減不增,但千年國寶——針灸的魅力,于我而言,只增不減,只因受益頗深,并且對我這個糨糊腦袋來說,還有那么多迷之未解。
最近一天晚上,媽媽回來,精神狀態很不好,回家不一會,嗓子突然變啞,并且喉嚨處痰音明顯,易咯出,顏色黃。問其覺不覺得冷,答不冷,但中午有一陣開始眼花發暈,休息好久才恢復,期間沒有頭疼。
我立馬懷疑是不是高血壓又犯了,立馬拿出血壓計,還好,高壓一直130以上,最高136,低壓80左右。但當時估計是有點高的,因為眩暈是高血壓的主癥之一,并且媽媽有高血壓史。嗓子突然啞,還有痰,嗓子不疼,也不怕冷,應該是飲食內傷了,因為她上班的地方來了個逢菜就愛用胡椒粉的廚師,天氣本來就干燥,天天這么吃著胡椒粉,肯定上火,并且大便最近溏還不順,看來濕熱很重。遂決定扎針。
腦袋開始迅速選穴:曲池、內關、列缺、太沖、太溪。
曲池——手陽明大腸經合穴,調氣血,通經絡,清泄頭目,降血壓,大便不暢,還發暈,所以選了這個穴。
內關——手厥陰心包經,八脈交會穴,治一切胃心胸病。因為有眩暈,并且感覺胃腸有積滯,所以選了。
列缺——手太陰肺經,主治肺系咽喉病癥,因為嗓啞,有痰,所以選了。
太沖——足厥陰肝經原穴。媽媽肝火比較重,每次扎針,此處必扎。
太溪——足少陰腎經原穴,可滋腎陰,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都可以選它。
扎針的過程中,忽然想起忘了看舌苔,舌苔嚇到我了,是除了無苔,我看到的最糟糕的舌苔——舌尖無苔,舌中及舌根苔無比黃膩,還是深黃的那種,看來胃腸的濕熱確實非常重。所以決定加強行針強度。
我的這個媽,很吃苦耐勞,平時哪里磕流血了都不做聲,但她怕針怕得不行,捻個針能讓她疼得不要不要的,嚇得寶寶每次都說:媽媽,你給奶奶輕一點。但看她這次問題來得這么急,所以只能把她的話當耳邊風了,曲池兩次行針分別有10多秒,太沖也加強了。
看她痰黃,晚上就讓吃了一袋夏桑菊顆粒,第二天,想著她積滯挺重,所以讓她吃點保和丸,結果她忘了,沒吃,晚上回來,一看舌苔,驚艷到我了,已經舌苔薄白了,并且舌尖一大塊沒苔的地方也一樣有苔了。仔細聽,嗓子微微有一點啞,但不咯黃痰了,大便較之前正常了許多,血壓也降到120以內。我想這一切還得歸功于針灸的強大作用,一次就效果顯著,想著再針一次,鞏固一下,晚上又扎一次,選穴跟上次一樣,第三天早晨起來,嗓子的問題真的已經好了。
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毛病,但解決了,還是很欣慰的,起碼掙回了幾塊錢的學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