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下一個”
心中打好腹稿的我踏進教室,慢慢走向講臺前方,看著臺下四五個學長學姐突然腦子一片空白,腿不停地抖動。
“我…我…我是×××,我今…今天競選的職位是…是……”
院內干事競選面試,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原來我的“舞臺表現力”那么差,原來我的語言溝通能力急需提高。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我居然調劑到生活部,也弄了個干事當當。原來剛入大學的自己真的只是個什么都不會的菜鳥,但誰敢說我一直會是菜鳥,菜鳥也有翱翔藍天的夢想,也會踩到各種“狗屎運”。
02“hello,my name is×××.……”一位皮膚黑黑的女生走進我們宿舍,講了一大段英文。她口語特棒,她自信陽光,就像渾身散發著光芒。我們整個宿舍的人全都呆呆地望著她。原來是介紹學習英語音標的正確發音,一周時間,早晚讀,20元。我毅然參加,在她的影響下報名參加了一個英語口語培訓班。高考英語130分的我,才發現那僅僅只是一個分數,我的發音居然能爛成這種程度,而我卻傻傻的不知道,只知道我英語130分。這多么諷刺。大一上學期,周一到周五早上6:40-7:30 ,晚上21:00-23:30都是練習英語口語,周六坐公交一小時學習一天晚上八點回學校。學習英語口語時,英語口語沒有提高多少(進步肯定是有的),但在這過程中我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上臺用英語展現成果,做了一次主持,一次次的鍛煉讓我在舞臺上不再如此惶恐。最重要的是認識一群有夢想有追求的來自各地各大高校的朋友。沒有什么路是白走的,沒有什么事是白干的。也許你做的事沒有收獲到你想要的結果,但它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而且它不知不覺影響到你的后續成長。
03大一下學期,沒有參加英語口語培訓班,過上了頹廢的日子。每天九點多鐘起床,急急忙忙去食堂買早餐,邊走邊吃。課上課后抓著手機不放。周六周日待在宿舍“發霉”。這樣的日子,令人慚愧,但卻沒有去改變。我想也許我缺乏一個團隊督促我陪伴我成長,就像英語培訓班一般。我不在乎能不能提高什么能力,只希望自己起碼有個積極的態度,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一點。幸運的我,在這學期的末尾,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一個優秀的教育平臺。那是一個注重演講、演說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有更多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機會,每天晚上寫正能量分享,團隊相互監督。在這個平臺,認識一個非常優秀的導師,在這個導師的帶領下我們學會了如何去“銷售自己”,如何處人,同時通過這個導師接觸到我們這個層次很少接觸的人和事。見過幾位大咖并拍了大合照,參加過公司年會的千人會議,看到一個比較大的銷售如何成交的。同時經歷過人生的許多個第一次,第一次玩“信任背摔,”第一次表演“吞火”,第一次參加“走火大會”。僅僅一個月,讓我改變許多。我開始嘗試新的東西,嘗試走出宿舍參加志愿活動,嘗試參加院內活動,嘗試寫“簡書”……這讓我明白成長需要有人陪伴,大學期間,找三兩個好友或加入一個優秀的團隊相互督促相互成長尤其重要。
04“×××,你跟他們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自信一點,綻放一點”
“嗯嗯,我會的”
“你知道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差距嗎?同樣都是大一的,因為他們經歷的更多,接觸外面事物的也更多,還是要多走出宿舍與社會接軌,多交流溝通。”和導師交流時,能學到很多東西,讓自己的思想不斷拓展。大學生如今面臨這樣一種情況“畢業意味著失業”。如果把我們比作一條魚,那么大學就是湖泊,而社會就是大海,我們一直處于湖泊中不去大海里游上幾圈那么出畢業后進入社會肯定不適應。大學生的危機不是來源于競爭的激烈(因為許多公司都招不到優秀的人才),而是知道危機卻不去行動不去改變。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世界觀世界觀只有觀世界才有世界觀。走出宿舍,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與外面接觸。不論你是大幾的,你都可以把自己當成畢業生去高標準嚴要求去對待。你可以去問問房租多少錢一個月,可以去公司應聘面試提前了解面試的流程,去你想的公司問問他們傾向于招怎樣的大學生……因為這都是我們大學生必須經歷的事,誰規定了只有畢業生才能去做這些事。如果大學期間就把自己當成社會人士,那么畢業后你就會更加從容。同時,在大學期間各種的嘗試能讓你更加明確你的目標,你會突然發現“哦,原來我不喜歡這個更喜歡那個”。把自己當成社會人士,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奮斗。
如果把我比作一粒沙,大一比作我的前進過程,剛開始隨著水流不斷往前沖,但卻抵不住安逸的生活,慢慢的沉淀下去,越陷越深直到想動也動不了,幸運的是在我快沉入水底時,一個浪潮再次把我沖上水面不斷向前翻滾。大一生活就這樣度過了,下一學期身為學姐的我,更應該以身作則,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讓我這粒沙不斷的向前翻滾,浪潮越大,沖勁越大。大學生可謂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年輕是本錢,但不努力就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