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白告訴過我,你可以允許自己變老,但不可以允許自己停止生長。從一名普通的公司行政利用下班時間不斷打磨自己的興趣愛好,最后成了兒童攝影界的特級講師,還出了自己的攝影合集,勵志程度絕不亞于其他人。
作為一年必須學一門新技能的發(fā)起者,她一直建議我在學習職場技能的同事也可以發(fā)展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一次機緣巧合,我參加了今年夏天的游泳速成班,而且第一節(jié)課學會游泳,7節(jié)課后可以蛙泳和自由泳基礎姿勢,一次可以游100米。
今天分享一下一些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01
克服恐懼
剛跳下水的時候,腳下沒站穩(wěn),嗆了一大口水,讓呼吸部位非常不舒服,之后教練讓我練習悶水,頭一下去就感覺快要窒息,沒幾秒就必須浮出水面。
這個就是所謂的對水的恐懼,之前我同事告訴我她這輩子再也不可能學游泳,因為高中的時候有一次溺水差點死掉。記得高中有一次學校組織大家游泳,由于學生很多,老師也無法顧及所有人,她一不小心漂到深水區(qū),沒拉住救生圈,在水中央呆了將近半分鐘,那一刻她絕望了,覺得自己完了,半分鐘后才被老師發(fā)現(xiàn)從水里撈起來。
從此以后她再也沒去游過泳,每次走到游泳池,聞到游泳池的味道,她就會想起當時溺水的場景,尤其是那個無法呼吸的感受就像惡魔的手緊抓著她不放,估計這輩子都不會放過她了。所以她再也不敢游泳了。
我跟教練說我挺怕水的,教練告訴我每個人都怕水,這是真實存在的感覺,接受它就好,然后嘗試著身體放松試試。
克服恐懼必須是漸進式的,不能一步登頂。我把頭埋入水中,但兩只手抓住岸邊的扶欄,試著憋氣,憋久一點再久一點。
再次埋入水中的時候,我試著用一只手抓住扶欄,試著憋再久一點,然后放松全身,慢慢地抓住扶欄的手也松開了,整個人就像一張紙漂浮在水面上,很舒服。
我嘗試睜開雙眼看水底的情況,感覺是另外一個世界,好像也沒那么恐懼了,就這樣我克服了對水的恐懼。
恐懼其實就是一個精神上的惡魔,如果你不去面對他,你永遠覺得他就像黑暗里讓你隨時崩塌的影子不敢直視和觸碰,但如果你面對他,他也會被你堅定的光驅(qū)散,最后呈現(xiàn)出一條光明大道。
02
小步試錯,快速迭代
由于我很快掌握了悶水憋氣,教練開始訓練我的姿勢:劃水和蹬腿。剛開始先做分解動作,拉著扶欄,先練習蹬腿,等姿勢完全掌握后,再練習手臂動作。
兩者結合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做好了蹬腿劃水姿勢不對,劃水對了蹬腿沒打開,這樣一來身體無法保持平衡,而且也游不快。教練讓我繼續(xù)在一邊練習分解動作。分開練都沒問題,而且我都可以做的很標準,就是合在一起不協(xié)調(diào)。
我想這樣練下去不行,進步太慢。前進的助推器就是實踐,停留在理論層面永遠無法跑很遠。我開始嘗試漂遠一點點,游2個劃水動作和一個蹬腿動作,等掌握之后,再漂遠一點點,游3個劃水動作和2個蹬腿動作。
學習一門新技能切記求快,在還未進入狀態(tài)的時候,最好的方法是“小步試錯,快速迭代”原則。小范圍的進行練習,及時修正自己的問題,慢慢加大學習力度。
后來我自己又在練習過程中加上了抬頭換氣的動作,等進入一定狀態(tài),基礎動作都掌握后,就會想要換氣,這些都會自然而然地發(fā)生。
教練見我淹不死了,開始給我增加難度。
“小寶,你可以嘗試從岸邊游到浮標線那里。”
“這是多遠啊?”
“25米。”
“這么遠,萬一我換氣換不過來會嗆水耶。”
“沒事的,我在旁邊跟著你,有情況就會把你撈起來的。”
剛開始還是有點擔心,但想到教練在旁邊,不會出什么狀況,就大膽往前游。剛開始有幾次還會被對面游過來的學員打到導致身體不平衡而嗆水。漸漸地摸索出了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大腦和身體如何反應。
游了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教練已經(jīng)不見了,原來剛才的幾個來回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教練去教另一位慢熱的小伙伴,原來這位小伙伴還沒學會悶水,他看看我說差距啊!剛開始,教練成了我的一個假象的保護傘。而不斷的自我探索,最終讓我丟掉了個假象的保護傘,大踏步地一條道一路向前。
03
探索新高度
熟悉了蛙泳之后,我開始不滿足于現(xiàn)狀,并要求教練教我其他泳姿。剛開始教練告訴我可以畢業(yè)了,但我告訴她還想學點別的。
就在這時,一位老阿姨左右臂交替,外加蹬腿,嘩嘩嘩漂亮的從我面前游過去,濺了我一臉水花。我告訴教練,就想學這個。
“這個是自由泳,最難的一種泳姿。”
“學會這個是不是就不會淹死了。”
“你會蛙泳就不會淹死。”
“好的,但我就想學這個。”
就這樣開始了痛苦的自由泳學習。
由于動作和呼吸方式和蛙泳完全不同,所以剛開始練習拍打水花腳就有些抽筋。再加上手臂動作身體居然像咸魚翻身側翻過來,自然也嗆了一大口水。
試了幾次還是不得要法,我有些灰心,但看看那些游泳健將一個個從我身邊嘩嘩嘩的游過去,我覺得總有辦法學會。
但后來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平衡身體,只要側臂劃水,單側呼吸,因為壓力不同,鼻子總會嗆到水。一旁的同伴剛學會游泳,但換氣困難,我很想過去幫幫他。他告訴我他的困惑是一直關注手腳協(xié)調(diào),不能專注于呼吸。
所以每次抬頭都無法把氣吸滿。他的問題讓我產(chǎn)生了新想法,自由泳為什么非要先學呼吸呢。于是,我開始嘗試一口氣游到底的方式。深吸一口氣,單臂劃水、雙腳拍打水花,中間不換氣,直接往前游。
居然可以游出25米,又試了幾次可以一口氣從岸邊游到浮標線。教練很驚訝,居然可以憋氣這么久。后來發(fā)現(xiàn),正是這次大膽的嘗試,我后來慢慢學會了換氣,最終學會了自由泳。
探索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因為某句話,某一個問題啟迪了你,讓你萌發(fā)出新想法。或者也許是探索的精神早已在心底埋下了種子,那一瞬間的話澆了澆水,讓種子發(fā)芽了。
04
外部激勵
很想說說我的最后一節(jié)課,2.5米深水區(qū)來回和自由泳100米。
學習就是一個自我博弈的過程,前方的路永無止境,就看你想要達到什么樣的終點。最后一節(jié)課,教練給我布置的任務就是自由泳100米。
之前自由泳的換水一直很成問題,只能連續(xù)換3次水,到了第四次就開始嗆水,所以也游不遠。
最后一節(jié)課先嘗試游了一段,我發(fā)現(xiàn)突破不了自己,和上次一樣,只能換3次水。教練沒說其他的,讓我到岸上看,
“你看那邊的小朋友。”
“哦,都好小,就來學游泳了。”
“最小的6歲,最大的9歲”
“好厲害啊,他們看起來很專業(yè)”
“是的,他們接受的是特級訓練。”
只聽到“距”一聲哨響,第一批小朋友跳入水里,拼命往前游,你追我趕,和電視里的游泳比賽一模一樣。
看完后我沒說話,也沒和教練交流,自己一頭扎進水里也開始往前游。中途有點接不上氣了,就想起那幾個小朋友,在看看前方還有一小段快要到岸了,居然自己學會了呼吸系統(tǒng)內(nèi)部換氣,就是不吐氣不吸氣,用余量的氣在肺部完成呼吸,很神奇,居然用最后一口氣游到了岸邊。
這時,教練過來拍拍我說:“你可以啊!那些小朋友是不是很打擊你?”
“嗯,我有點衰,不過現(xiàn)在好像好點了。”
在趁早效率手冊里,有一塊地方就是給自己的激勵,瀟灑姐在每一段完成目標的時候,都設置了一塊激勵的空白,為的就是讓這些喜歡自虐的,折騰,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的人,在煎熬和掙扎中突破自我后,還能看到一點驚喜和刺激。這才是學習最有趣的。
前進的路有很多,這條不通就換條試試。不斷嘗試,總有抵岸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