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到處都在講成功學。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陷入一陣又一陣的焦慮之中-----畢竟和我同齡的人比我成功的人太多了。郁悶的時候又要翻翻古代的書。有趣的是,古人和我們的想法其實并不太一樣。
呂氏春秋的《貴生》篇有個故事:有個國家叫做越國,越國人連續三代都殺死了他們的國王,他們下一任國王叫做王子搜,他很擔心這個事情,所以就逃到了山洞里面,越國人就沒有國王了,他們到處尋找王子搜卻找不到,最后他們追到山洞里面,王子搜怎么都不肯出來,越國人就用點著的艾草,發出的煙把他熏了出來,他們讓王子搜乘坐著國君的車子,王子搜拽著繩子登上車子,仰望著蒼天喊道,“國王算個啥呀?為什么一定要偏偏要讓我來做呢?”(“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
王子搜為什么不想做國王啊?其實他不是不想做國王,而是因為在他前面有三個國王被越國人給干掉了,他只是害怕如果要做國王可能會引來殺生之禍。
呂氏春秋里面評論說:“像王子搜這樣的人,絕對不會因為想要做國王而傷害自己的生命,正是因為他很珍惜自己的生命,越國人覺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可以當好他們的國王,所以他們要王子搜來當他們的國王。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緒余,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棄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為也?----呂氏春秋.貴生
所以古代的道家認為,道的真理是用來讓我們把握自己的言行和心理的。它多余的部分可以用來管理國家。最后還剩下一些什么呢?一些沒有什么用的像泥土沫子一樣的剩余部分是用來治理天下的。由此來看,成就帝王這樣的功業是圣人閑下來有多余時間做的事情。追求功業不能讓我們的人生完整,滋養我們的生命。當今俗世中的人,危害身體,放棄生命去追求身外之物,他們為什么這樣做呢?他們究竟要做什么呢?他們究竟要做什么呢?他們究竟要做什么呢?(此次循環三次表示說出了我的心聲)
如果讓你去做國王,但是有生命的危險,你會去做嗎?我想也許你會選擇不去。可是確實有很多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得到物質和成功,你可以想一想,這樣是不是有價值的?
道家認為,滋養我們的生命遠遠比追求成功更重要。這是一味反成功學的大解藥。我認為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確實缺少這方面的教育,缺少關注自己的生活,滋養我們自己生命的教育。
究竟該如何滋養我們自己的生命呢?到底這個道是什么樣的道呢?我想要在以后介紹來自古人的反成功學的思想,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后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