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來我是打算卷起袖子寫書評的,但是人生總是會有很多的意外,打了個草稿發現都是些碎碎念?*。?(ˊωˋ*)??*。,所以我就打算當作類似今天的日記那樣對待。【還是一篇關于書的日記,啊~多么有志向的寄幾( ?? ?)】
? ? ? 這也是我第一次寫這種姑且算是隨筆的文字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在繁忙的城市中偶爾抽空當下遠離紅塵的修道者。(*ˉ︶ˉ*)
其實看這本書的初衷也蠻搞笑的,就是所謂的想要找回曾經的那種感覺。
還記得以前高中的時候(這種口吻總感覺像上了年紀的人,我還是祖國的花骨朵哈),那真的是拼了命的看“書”,當然這里的書肯定不是教科書,但是種類也還蠻多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除了課本的其他。那時候在學校里,課間,自習,上課;在家窩在自己的房間里,還有無聊的時候,不想學習的時候,煩心的時候,難過的時候,放空的時候…很多很多時候,偷偷摸摸地,傻傻地以為老師爸媽不知道地,但是卻又無比癡迷與快樂的看各種“書”。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已經很久沒有這種也能算得上是執著與堅持的事兒了,所以稍微有丟丟惆悵,所以突然想找回來,所以傻傻的買了許多書。咳…
現在的這個時代,發展真的很快,這是我對比了下現在別家的小朋友的生活和我的童年,驚訝的一個發現(有可能有人早就察覺了,so比較遲鈍的我)。手機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具特色的代言詞了,走哪兒都離不了它,走哪兒人手都有一只,走哪兒都必須要摸著才安心。這讓我覺得是一種病態的生活既恐慌又依舊是其中的一份子。可惜我身體確實不太爭氣,這種與手機相依為命惺惺相惜的生活通過大學的時間慢慢的給我帶來了許多麻煩,生病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現在我都還沒養好,因此我才漸漸從中悔悟,想要爬出泥潭。不過沒怎么成功就是了,讀書也是我在那段最難受的時間里想起來的方法之一。當時一股腦的在網上大包小包的買了一堆書回來,到現在有好多書連封皮都沒拆,最后堅持下來的也就這一本書而已,也算有紀念意義,故做此書評(?????????)
這本書看了沒多久給我的最深刻的一個印象是look like動漫。怎么說呢,有些美劇英劇韓劇不是特別對我胃口的我根本就看不進去,但動漫是只要不是太爛我都可以試一試的神奇品種,是自從小學開始到現在都還屹立不倒的存在,但是現在感覺沒了以前那種最熱愛的勁兒(其實現在做啥都沒太大興趣,唉…真的算是失敗呀)。走遠了啊走遠了啊…
剛剛突然靈光一現換個說法講叫做讓我有畫面感。這算是讓我有了看下去的欲望的原動力吧。雖然激起的水花不大,但還是讓我稍微沸騰了起來,也就一鼓作氣的把這本書看完了。但是期間內容我不多做劇透(我是不喜歡別人給我劇透但是還是心里癢想知道的那種)這里純純的都是我的碎碎念。這里面有好幾個故事,開始都還好中間我突然有點迷,后來又恍然大悟的這種心情,其實感覺還不錯~這些小故事表面所講述出來的內容其實都不難遇見,不論是書里還是現實,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文字里的小細節,眼睛大腦大條沒接收到,感情纖維卻先感知到了似的,戳中了我那時高時低多數時候低偶爾還怪異的淚點。哭到后面還會想著,啊,聽誰說眼淚濕滋潤眼球最好的潤滑劑,一舉兩得呢【哈哈哈哈哈哈哈(?ì _ í?)太傻了我知道,錯了】
然后把這一個個故事看完到最后我還突然發現了一根線!就是給我一種明明都是暖人心感肺腑的雞湯,突然以推理小說結了個尾,讓人眼前一亮。雖然我知道一些好的文章也都是有主線暗線之類的,但這一條之前埋的太深,以我的智商沒能察覺出來,然后在最后乍現在我眼前的強烈的出場方式,真的很驚喜(所以這件事講述了作為人還是活的傻一點的好,是吧!)。
看完這本書我還去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果然有很多人去做了這個所謂的“解憂爺爺”。我也傻兮兮的投了一次“信”,半期待半放棄的等來了一封猜得出一大半的回信。突然意識到,喔,自己真的很懶,因為,這只是把自己不想去想的煩心事自以為的丟給了別人,結果掉頭來還是需要自己去回答。
雖然不是一本人生哲學書,也沒激發我太多的對人生深度思考,但是偶爾的一些自嘲還是讓我反思了一把(摸下巴,帥帥噠)。我的一位兼顧多職的先生(請用日語讀出來),曾經告訴過我,干嘛想那么多,直接上就是了(請注意,這里的事情一定是要合法的喲親~),就算有可能后悔就算有可能撞到墻,那也是青春啊!哈哈哈哈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