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高分呢,說明你身體狀況還不錯哦……”
在買來體脂秤一年多之后,昨天,我終于下載了專門的手機軟件,晚上回家后隨即打開手機藍牙,并上秤試了一下,手機app界面就跳出這樣一行字。
哈哈哈,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你一定奇怪,為啥體脂稱買回來一年都沒有充分利用呢?是啊,就為這個問題,我已經被我家先生批評過幾次。
我家原來有體重秤,最早的是某品牌的指針式的,每次用之前要調零校對一下。后來發現它變得太不準了,兩腳站在不同的位置,誤差能達幾公斤,也不知道哪個數字是準的,當然,習慣精神勝利法的我會調整站位,專門取那個最小值。
去年開始跑步之后,也感覺不能再這樣自欺欺人了,就去商場花好幾百買了一個據說是德國品牌的數字式的體重秤。當時售貨員介紹該品牌還有一種更先進的,可以測脂肪比率的體脂稱,因為價格更貴些,而且是頭一次聽說這個功能,所以我也就沒有考慮它。
后來認識的跑步的朋友越來越多,其中就有人特別愛研究相關裝備,也有人是網購和海淘達人,所以會經常聽說一些時尚的新玩意,有時候也參加他們的團購,這個國產的體脂秤就是一次由于從眾心理團購的產物。因為產品所附的說明書很簡單,大意是到其官方網站下載什么東西,而我一開始是沒顧上,后來是因為懶,不愛花力氣研究。
又過了一段時間,前一個德國數字式體重秤的紐扣電池沒電了,又不好找到同型號的,所以我就把這個體脂秤拿出來當普通秤用了。
一起買這個體脂秤的小伙伴很多,所以后來經常見他們曬相關的截圖,比如某位帥哥的基礎代謝指標已經好到即使“坐著不動也燃脂”的級別,某位美女的體型已經屬于“偏瘦運動型”……
而我對自己的各種詳細數據卻沒有太多好奇,沒有去了解的欲望。
為什么呢?因為我之前pang啊。
什么,聽不清?聽不清就對了。
是的,我以前還是偏胖的,體檢報告也曾指出過我的BMI指數偏高。我想我的很多數據肯定不理想,知道了又怎么樣呢,說不定還會添堵呢,況且知道體重是多少就差不多了。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一種態度,我的體重下降的速度也很慢,有時候會在一個數據周圍上下反復波動多次。
最近,受喜歡用數據說話的朋友arunner博士的影響,也為他一直努力堅持健身減肥的精神所感染,我才又想起自己早就有這么一個可以測很多指標的神器。
2.不經意間已經跨入標準體型行列
雖然近來鍛煉不多,體重又漲了一些(哎,降得慢,漲得快呀),不過從昨天測得的各項數據來看還是不錯的,甚至有幾項比自己想象得還要好——脂肪率、肌肉率、內臟脂肪、BMI指數等都為標準,基礎代謝達標,蛋白質和骨量兩項指標為優。
而從體型來看,我目前是標準型。
什么是標準型呢?如下圖所示,就是正中間那個,總體來看比較健康,不過可以適當減脂。
看來兩年的鍛煉不是白費的,現在的我不但看起來不胖,實際也不算胖了。
想來還是很慶幸,我能在兩年前突然開竅,開始注意鍛煉身體,而且堅持得還不錯,后來又開始跑步,同樣堅持得不錯。還是拿數據說話吧,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我已累計跑過將近3300公里。
3.你所回避的正是你所在意的
我從小就比較胖,小時候不懂,所以倒不在意,后來也就成了習慣,認為自己天生就屬于胖人,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個事實。雖然打內心深處還是很羨慕那些苗條的人,但是我卻幾乎沒有想過要努力瘦下來。我所能想到的一是買衣服的時候絕不買看上去顯胖的,二是希望自己能夠更高一點,那樣可以看起來瘦一點,當然長高是不可能的,所以總是長年穿高跟鞋。
即便開始鍛煉以后,排第一的目標也不是減重。
難道我真的不在意體重和胖瘦嗎?當然不是,長期以來,我只是選擇了視而不見。走在路上見著比較胖的女人(我從來不和瘦人比),有時候我也會悄悄地問我家先生,你看我和前面那個人看起來誰胖?他一般都會說,她可比你胖多了。聽他這么說,我總是暗暗得意,然后繼續自欺欺人。
我甚至曾經以為這是我接納自己的表現。當然,這有其積極的一面,我不用生活在過分在意胖瘦的心態里,不因此過分自卑,不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一點上。
前兩天看了一本書,《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知道這和真正接納是不同的。因為雖然看起來不在意胖瘦,而我實際上對“胖”還是很敏感的,不然的話,我就不會在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里一下子發現那個比我胖的人。
而這個現象就叫做“投影”,我們總是把自己喜歡的或不喜歡的東西投影到他人身上。別人就是你的鏡子,別人所表現出來的讓你不喜歡的特質其實正是你所在意的,也是你自己所具有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吸引我們的也是那些和我們一樣的人或我們所希望成為的人。
所以,這么多年來,我是多么希望自己不屬于胖人行列呀,只是以前的方法不對,就像鴕鳥。
試圖靠衣服來掩飾,能夠有一點作用,但其實很難買到具有那么神奇特效衣服,更多的情況是滿商場找不到幾件合適的衣服,不得不經常問售貨員,還有大一號的嗎?就更別提滿意了,可問題不是出在衣服的身上。
而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夢想長高就更不可能,不因為骨質越來越疏松往回抽抽就不錯了,即便穿上高跟鞋,如果體重大的話,也很難穿出提拔的效果,反而給脊柱、腰部、腿部等增加負擔,此時的高跟鞋與其說是具有神奇魔力的時尚單品,反而更像折磨人的刑具。
還好,兩年鍛煉下來,雖然不是夢寐以求、孜孜不倦的追求,效果還是逐漸顯現出來了。表現之一就是對自己的三圍等重要尺寸把握不準了,因為有時候憑經驗按熟悉的號碼網購回來的衣服,竟然出人意料的肥大,可不是衣服的號碼不標準啊。
現在再買衣服就容易多了,選擇面更大了。再也不用滿世界找那些看下來顯瘦的衣服,有時候還會問,還有再小一號的嗎。我今年甚至買了一條繭型的裙子,這在胖的時候是斷然不敢碰的,因為那樣的版形反而不適合胖人。
而我對所謂時尚的看法也在改變。前些天有一次夜跑我跑到了西單,看到出出進進的顧客,看到醒目的名牌廣告,忽然發現這些并沒有勾起我特別強烈的購買欲望。要知道以前我的為數不多的愛好就是逛商場,而每季出入各個商場淘貨是我的最愛,可這個夏天我好像還沒怎么逛過街,我當時的感覺就是跑步的自己,運動的自己就是最時尚的。
好吧,就讓我更坦然地面對體脂秤,面對自己的各項指標吧,而且還要更講求效率和效果,向更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