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同學經常喜歡調侃說我是陳奕迅的弟弟,我不以為然,其實只是名字有點像而已,我叫陳奕翰,跟陳奕迅只差一個迅字。
我經常想那年父親給我起名,把翰改成迅,現在會不會不一樣了呢。
名字有點像不過我可一點都不會唱歌,五音不全。
我養了一只小狗,叫皮皮。一只不太純的狗,因此別人看到它有人會說,看,拉布拉多。有人說,看,土狗。也有人說像雪納瑞。各種狗的結合。
事實上它是一只不太純的金毛,小時候胡子太多有點像雪納瑞。
一拉出去別人就會問,這是什么狗?我回答,哮天犬的轉世。
2
在學校的時候我買了很多書,動不動就會往書店跑,畢業時最煩惱的是該怎么把那書帶走,一個行李箱仍然裝不下,最后我把棉被寄回去,好放書。
后來我后悔了,因為書太重,應該把棉被留下,書寄回去。
行李箱拉到一半,輪子還壞了一個,只剩下一個輪子,于是全程我幾乎是拖著走,行李箱搖搖晃晃,拖到手幾乎快要斷掉,也不可能有人會來幫忙。那時特有把行李箱的那些書扔河里的沖動,后來想想還是不要扔吧,畢竟有一些還沒看完。
還沒看完的書不能扔,已經看完的更不能扔。
全程我都在祈禱,行李箱的另一個輪子不要壞掉。
別人問我,為什么喜歡看書?看了有個屁用!原本有一大堆要說的話,瞬間回答不出來了。
喜歡看書的意義是什么?喜歡繪畫的意義是什么?喜歡寫作的意義是什么?如果非要我回答,我只能說是因為喜歡。
明明知道怎么看都沒有辦法看得最多,明明知道怎么畫都畫不成畢加索,明明知道怎么寫都無法寫成大文豪。不過我們仍然會去做,這不是傻,也不是笨,而是因為喜歡。因為做了這件事情能讓我們開心,能讓我們覺得不會虛度時光。
這些理由足夠了。
小學時我很內向,是跟女生說話就會臉紅的那種。內向是從三年級開始,在那之前,一直都很瘋。于是母親感嘆,什么時候才能安靜點。到了三年級我突然安靜了,母親又感嘆,什么時候才能活潑點。
初中時很自卑,覺得自己的一切都趕不上別人,于是在那時我喜歡上了畫畫,拼命地畫,把不開心的時間都用在那上面。總覺得畫一畫心情就能變好,能變得開心。
畫畫的確能讓我開心,看書也一樣。
在我最孤獨最沒有朋友的時候總是它們陪著我,走進圖書館,能在里面呆一個下午。
看書畫畫寫作不是為了別的,就是因為無聊而已。
現在我看到很多父母都喜歡去逼小孩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學各種各樣的藝術,考試一定要拿到多少名,但沒有一個人會去問,你喜歡這樣嗎?
對好的學生加倍的好,對壞的學生完全不理不顧,認為他們已經沒救了。不是他們不聽話,而是你不給他們機會,不去相信他們,你對他們失去信心了,他們也對自己失去信心了。
所以他們要搗亂,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就如同那時的我一樣,希望被別人關注。
所以我們要相信自己能變好,盡全力去發現自己亮光的地方,然后盡全力去發揮。
做什么不重要,看什么不重要,吃什么也不重要,自己喜歡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3
剛剛畢業時特別迷茫,我是提前離開學校的,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不知道要找什么樣的工作,拖著已經壞得差不多的行李箱,離學校漸行漸遠。
那時就只有這么一個朋友“發動機”特意跑來送我。
于是那一別就再也沒見了。
4
在學校喜歡過一個姑娘,她跟我是同班而且還坐在我前一排,上課總會不經意看向她的背影。
我沒有跟她表白過 ,那時是因為沒自信,覺得在那樣的年紀里自己還照顧不好一個人。
所以我選擇沉默,因為我相信未來能變成更好的我。
我們都會有彷徨的時候,我們都會有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都曾失望過,都曾傷心過,其實都是一樣的。
你可以對上課不上心,你可以對體育不上心,你可以對學習不上心,對一切不上心都好,但對自己喜歡的那一部分一定要用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