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塔》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江戶川亂步寫于1937-1938年的驚悚冒險小說,歷經(jīng)多次再版,流傳于世界各地。
大正初期,青年北川光雄受退休法官叔叔之托,前來勘查連同土地一起買下的傳說鬧鬼的幽靈塔,意外遇見美女野末秋子,并被其吸引,包含著尋寶、兇殺、陰謀等情節(jié)的神秘故事就此展開。
2015年,日本巖波書店再次發(fā)行小說《幽靈塔》,這一版的特殊之處是收錄了宮崎駿創(chuàng)作的短篇漫畫《我的幽靈塔》。這個特別短篇僅作為前言插圖集收錄于上述小說,即是說,要想得到漫畫《我的幽靈塔》,只能購買這本《幽靈塔》小說。
歷經(jīng)9年等待后,國內(nèi)“新經(jīng)典”引進了這版《幽靈塔》。完整的收錄(宮崎駿的封面、隨筆短篇),低廉的價格(30元包郵),友好的排版(小說橫版簡體文字),精美的制作(25開硬皮鎖線精裝),我已經(jīng)無法要求再多。
漫畫雖只有短短16頁,卻講解了關(guān)于《幽靈塔》的方方面面。
其中我感覺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宮崎駿挖掘了小說《幽靈塔》的創(chuàng)作之謎:江戶川亂步版是改編自黑巖淚香版同名小說,黑巖淚香版則是未經(jīng)授權(quán)翻譯改編自英國小說《灰衣女人》,而最早可追溯到另一部英國小說《白衣女人》。
宮崎駿對各版本的不同也做了有趣的比較。
下面說說我唯一一套混版漫畫《幽麗塔》,港版爛尾后用臺版補齊(此處略去憤怒的500字)。
我當年追跟這部作品時,尚不知小說《幽靈塔》,而是完全被作者乃木坂太郎的畫風和故事吸引。
而讀過小說后,再看漫畫《幽麗塔》,我確信無論是基于亂步版還是淚香版小說,漫畫的改編力度都可稱為巨大。以避免劇透為前提,簡要介紹如下:
一、時間推后
漫畫開頭時間為昭和29年即1954年,相比于小說推后了40年左右。當時日本處于戰(zhàn)后經(jīng)濟與文化的沖擊時代,汽車、電話、熱兵器、新聞媒體的出現(xiàn),使懸疑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有了更多可能。
二、人稱改變、情節(jié)豐富
漫畫將小說男主角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在保留心理描寫的情況下,極大拓展了多線性故事推進的可能性。由此,出場人物與支線故事大幅增加,情節(jié)改編大刀闊斧。
幽靈塔中的蒙面怪客不止一個。
并非翻譯的問題,漫畫中的塔確實有兩個:一個幽靈塔,另一個就是幽麗塔。
下圖左右兩人,分別是兩個塔的主人。
原著小說的推理成分,實際上是很低的。而漫畫版在豐富諸多支線故事后,神秘案件層出不窮,推理方面表現(xiàn)更為突出。
三、人設顛覆
男主角由小說中的高級游民,變?yōu)橐率匙⌒兄T事堪憂的潦倒青年;
小說中幽靈塔的主人是個出場不多的退休法官,而漫畫中則化身舉足輕重且充滿邪氣魅力的美男檢察官。
更重要的是,漫畫中許多人物都存在性別認知方面的異狀,使整個故事的異色更為濃烈。
為避免劇透,以上并不能概括出漫畫《幽麗塔》的所有優(yōu)點,乃木坂太郎的編劇能力著實令人贊嘆。
昭和年代的奇人異事本身就具有一種價值,類似作品還有山口讓司的《江戶川亂步異人館》。我認為在乃木坂太郎的精細畫功加持下,《幽麗塔》這部長篇作品無疑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