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不同的階段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榜樣。
在高效成長特訓營的課程里,我也跟大家分享過如何利用榜樣來探索自己的熱情所在,探索自己想要的人生狀態。
今天借著這個問答的契機,再次梳理一下在我生命中不斷給予我精神鼓勵與動力的榜樣們。
第一個是外公。
外公現在已經有85歲高齡了,依舊在中醫這個位置上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去救治需要幫助的人。他從20多歲學習中醫,在他那個年代,他一邊務農一邊養家一邊學醫,很佩服他的毅力。
三十五歲后他開始專注中醫,一直到現在。很想要學習外公能夠將一件事情幾十年如一日地做著,不斷地深耕、為自己為患者為家人負責。除此之外還想要學習外公的一點是他的獨立啊,年輕時不靠父母,年老時不靠子女,憑借自己的努力安家立業,解決自己以及子女的一切問題。
他對于自己事業的專注與負責,對于人生的樂觀態度,對于家人的盡心經歷以及無私的愛,都在時時影響著我。
他讓我明白,一個人的出身背景,學歷大小與自己的人生狀態沒有什么關系,因為我自己想要的人生狀態,是由自己創造的,而不是外在的東西決定了我要擁有什么樣的人生。
第二個是我媽
因為種種原因,父母都沒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家一邊務農一邊打散工一邊帶我跟妹妹。我跟妹妹很幸運地沒有成為留守兒童。
?媽媽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僅是最好的媽媽,還是最好的朋友,我們都愿意無保留地跟她分享很多事情,這種關系一直持續到現在。
要說在她身上學會了什么,那真的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但是以下這幾點卻是深深地在我身上留下了烙印。
1.獨立自強與積極樂觀
她跟我爸都沒有外出打工,我們家除了務農跟我爸做點散工,以及媽媽在外公的中藥房當助手拿到的微薄工資外,再也沒有其他收入了。
她在我們面前從來沒有喊過生活的苦,也沒有哭訴過我們家的貧窮,任何時候都沒有表現過喪氣。
一直以來都用自己的獨立自強,憑借自己的能力跟我爸撐起了一個家,用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我們明白,擁有獨立自強這個人生技能,是可以讓生活越來越美好的。
現在她已經50歲了,去年我問她,有想過什么時候退休嗎?她說:我沒有想過退休,還活著一天我就想工作一天,做著工作可以讓我發揮自己的價值。
2.不斷學習,從不說放棄
家里貧窮的只能買到黑白電視的時候,她用有限的時間看報看書看雜志,不斷在學習著;
有了智能手機,我們手把手教會她使用基礎軟件后,她利用互聯網一次又一次打開了自己的見識與眼界,思維的進化跟我們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還要先進;
因為工作需要,她需要再提升自己的學歷,她讓我們快速幫她報名成人大專,在50歲的年紀重新拿起書本;
我們家經歷過找遍全家每個角落最后只能找到5塊錢的貧窮時候,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她依舊沒有放棄過對生活對未來的期待,對自己對家庭的信心。
3.不論是非不說八卦,踏踏實實做好自己
都說貧窮會帶來自卑,我們比較幸運的是,父母給予了我們很多的愛,所以即使在很貧窮的情況下,我們的內心依舊是對生活充滿安全感的。
不管在什么時候,她都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上,放在需要她做的事情上。
不跟別人比較,不羨慕其他親戚的優渥生活,也不在我們面前訴說那些看不起我們的人的是是非非。
我們眼里看到的是她把生活經營的井井有條,是她積極向上地過每一天,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事。
在我的生命中,真的非常慶幸投胎遇上了現在的父母,可以有幸成為他們的孩子。
第三個是現老板行動派琦琦
從一個職場人,到開公關公司,到現在做創新教育,將公司做到估值上億。
在她身上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節奏,用自己的節奏去做每一件事情,不跟風不攀比不著急,將注意力專注在自己身上。
回看這幾年的成長,真是因為專注在自己身上,用自己的節奏一步步創造出了現在我很喜歡很享受的生活狀態。
從來不畫大餅,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她心中的愿景在做著實事,不管在什么時候,做些什么事情,都想著要為學員考慮,想著要回饋社會。
我心中有一個國際大師夢,我想要做的老師就如琦琦這般,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保持自己的節奏去成長、心有大愛,心系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