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晚,柳林縣作家協會清河夜談2017年第18期(總第65期)在縣城文化大樓10層如期進行。
夜談首先關注了剛剛結束的柳林縣“我為脫貧建功業”演講比賽,由作協推薦的來自金家莊洗煤廠的作協副秘書長王永鋒在比賽中以9.93分的成績榮獲一等獎,這是王永鋒辛勤努力準備全力以赴付出的結果,是他個人的榮耀,也是柳林作協的一大喜事,衷心祝賀王永鋒再接再勵,文途好運,人生成長;也祝更多的優秀的會員從作協脫穎而出,收獲進步。
接下來,夜談共進行了三項內容的分享:
第一項是由趙月琴分享了著名作家石映照撰寫的《讀小說、寫小說》一書中的《小說的一些本事》、《為什么需要小說》。該書以小說解讀的方式,前后涉及到100部世界小說名著及近百名作家,以一個小說超級發燒友的觸覺與天賦、縱情馳騁于小說的語言、敘述等小說的內在世界,并有目的地將現代主義小說的十我狐假虎威關鍵詞條,諸如虛構、想象、模糊、邏輯、理性、道德、時間等拉入跟我們現代生活對位的方方面面,極力設法,穿鑿比附,自由游走,人面引導讀者步入小說那無限而美妙的藝術殿堂。
作者石映照,原籍四川旺蒼,熱愛廚房及木工,作家。讀小說多年,寫過多部未完成的實驗性小說,從未示人,其間不斷放棄,幾近崩潰,后數度流浪,或又迷途于建筑、音樂、動物學、政治哲學、經濟學等學科,漸由學者、偽學者,一路退回到小說。出版有《古典音樂筆記》、《自私自利》、《豺知道》、《烏鴉嘴》、《中國城市的1000個細節》( 一個現代版的唐吉訶德,身無分文地游走在20個城市,理想、探索、冒險、奇遇、女人……就在城市的每一個細節)等書,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文。
石映照說,每個人都可以來敘述故事,但是看誰把故事寫得精彩,因為有了競爭,因為有人把故事寫得更藝術,所有就發展了小說。小說是語言的藝術。小說也像一條瘋狗,明知道咬不上,卻一直在追,咬著咬著,就發瘋了。小說沒有邊界。和小說在一起,是劫運,也是幸運。只有小說,能幫我們逃離,從內心的、身處的物質世界,象征性地逃離到有幾分逼真的、一個可超越的吏大的世界和現實。所以,更多時候,小說是我們一些人的陪伴。
夜談第二項內容是,宣布了呂梁市委組織部發布的關于建黨96周年征文方案。要求大家積極參與。
夜談第三項內容是,久未露面的作協顧問張晉平分享他的文學創作經驗。張晉平,以小說三部曲《噢,盤子》、《紙活》、《嚎魂鬼》在縣域、圈內聞名。此次分享,他便是從這三部作品的創作切入。他說,寫小說要有儲備,知識的、生活的積累很重要;小說寫得好不好,關鍵看構思、語言、角度、智慧、境界,號召大家讀書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學會把字咬爛了讀,真正理解了的東西去寫才會出彩。因為半年多來,張晉平花了較多時間參與網絡K歌療愈自己的耳疾,現場他還分享了自己的K歌奪人氣榜經驗,包括自己對于音樂藝術的理解及唱完1000首要暫歇一段的意愿。夜談祝福他康復快樂。
特別有意思的是,當晚夜談中,劉文昌主席和張晉平老師還就佛教智慧和基督教圣經聽一些常識問題起了爭執,其內容引發了大家新的思考,也激發了參與人員讀經典以開視野的興趣。
當晚參加夜談人員:劉文昌、弓福安、張晉平、高曉嵐、衛彥平、李子浪、趙月琴、楊海平、陳黎云、王永鋒、任建飛、高彪彪、王曉云、劉香芝、陳榮、張小平、楊明珠、強娟娟等。文人樂事,談余記之。
趙月琴20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