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很久,一直想寫一篇關于上海的文章,遲遲沒有開始,因為不知道從哪開始。
早上看到衩姐的推送,他寫了上海,寫的那么好。給我的感覺是,Wow。我想的,我想說的,在文章里衩姐都寫到了。膜拜之余,我依然在想我還要不要再寫。看了底下的評論,原來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樣愛著上海,理由各異。
不光喜歡上海的好,也適應那些看似與我們格格不入的。想了一天,我決定還是寫一寫。
曾經有一個關于地域的笑話,為了說明上海人高傲,這個笑話說,在上海人眼里,在中國,除了上海其他地方都是農村。幾年前剛來上海的時候我憤憤不平。
幾年前因為家里的安排來到了上海,到了一個大部分都是上海人的公司。可能是因為我倒霉吧,這里的人非常排外。平時基本上是不會和我說話的,在我面前說話也是用方言,搞得我一臉懵逼。后來漸漸習慣了,反正你們就是這個死樣子,我不理你們也就是了。
那時候,對我來說上海最可愛的地方就是外灘了。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對外灘有一種特殊的情節。去多少次都不會膩,是因為走到那里自己把自己當作游客了吧,淹沒在人群中,把煩惱也一并淹沒。
陰差陽錯我離開了上海,可是還心心念念想回來,終于輾轉了幾個城市之后,我又回到了這。那時正值上海的夏末,單單站在戶外,汗水就會自動往下淌,可是毫不妨礙我美麗的心情。
好奇怪,上海沒有變,上海人也還是那樣。我十分懼怕上海老阿姨,幾個打過交道的都是強勢的咄咄逼人,甚至有點強詞奪理。尤其是一些售貨員,和你說的第一句話一定是上海方言。放在以前我會尷尬和不好意思。但是現在,我會昂起頭說不好意思我聽不懂方言,售貨員馬上就會帶點不情愿地轉換成普通話。說實話,我壓根沒想過要學上海話,但是并不妨礙我喜歡這里。
我喜歡這里,尤其喜歡這個季節的上海,幾場大雨帶來了桂花的香氣。這個世界上應該很少有人不喜歡桂花香吧。走在馬路上,我都會猛吸氣,想把桂花的香氣都吸進肺里。也許,是因為香氣和城市相連結,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我喜歡這里,這里是這樣繁華。精致的商場和大大小小的超市,不會讓你覺得生活上有絲毫的不方便。上海雖大,商場遍布各個區域。24小時的便利店也是隨處可見。在上海的時候,不覺得有什么,出差的時候或者回家了,才發現,啊,上海真好真便利。
有個朋友要去北京工作幾個月,她很無奈情緒低落。大家問她怎么了。她說,還是上海好,這么摩登,北京也好,可是北京只有一個三里屯。
上海人多啊,從來不會覺得孤獨。6號線和9號線的擁擠,殘酷到讓你懷疑人生。而我作為一個幸運兒,沒想到這兩條地鐵線都經歷過。罵過之后,卻覺得也是一個不錯的人生體驗。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曾經發誓,我這輩子都接受不了南方奇怪的食物。沒想到我會有叛變的那一天。來到上海,我愛上了鮮肉月餅,吃過肉餡的湯圓,吃過了咸豆花,吃過了青團,愛上了生煎,喜歡吃鱔絲。我怕雞,卻偏偏喜歡吃一種叫雞毛菜的青菜。
曾經覺得上海人冷漠。那時候一個姐姐結婚,姐夫是上海人。我們家親戚多,最初定好了人數之后,后來還想要再加幾個的時候,被告知已經不能加了,如果要是加人,每個賓客要多加500元。當時我們聽了之后,覺得太好笑了,婚禮是多么喜慶的一件事啊,卻要明碼標價。在上海呆了一段時間,覺得上海人的這種適度冷漠和距離真的太有必要了。每個人都管好自己的事,不給別人添麻煩。這一點是在我回了老家,n個人直白地問我工資是多少之后品味出來的。
上海有無限可能和包容。上海有熱鬧繁華的外灘和陸家嘴,也有荒涼的鄉鎮農村,吃不飽飯露宿街頭的乞討者。這里的人不怕自己有個性,毫不掩飾地展示出來,而旁觀者也不會有什么訝異。
上海有各種網紅店,正好迎合了上海人愛排隊的性格。喜茶,一點點,鮮肉月餅,鮑師傅,青團,就連紅腸也要排隊,但是上海人樂得去排,你會從他們臉上看到買到貨的喜悅,而不是排隊浪費時間的抱怨和沮喪。
上海的外賣超級方便,早餐你可以叫外賣直接送到公司。晚上想吃個夜宵,打開外賣軟件,下訂單過會兒就能開開心心吃上。
最實惠的還是,江浙滬包郵,這五個字最可愛。
很奇怪,幾進幾出上海,馬上又要離開一年。正因為這樣,才更愛上海吧。一年后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