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今年90歲,奶奶77歲,都很健康,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家是有倆寶。
奶奶是爺爺第二位妻子,據奶奶說,她還是姑娘的時候,就有算命先生說,她以后要嫁人做填房。那時候她還狠狠罵了算命先生,誰料想真說中了。
小的時候,家里經濟不寬裕,母親又沒有母乳,我只能吃著米糊飽腹,在滿月不久以后,母親就去打工了,把我交給爺爺奶奶撫養。
直到現在,奶奶現在最喜歡和我說的就是我小時候多么不聽話,不能老老實實待著,她干活的時候把我背在身上,不超過五分鐘,我肯定是要哇哇大哭起來,一定要她抱我才能停,這給她干活帶來了很多麻煩。而且我小時候怕生,每次她去鄰居家串門的時候,我都不愿意讓別人靠近,別人一抱我就大哭。我自然是什么印象都沒有,但是她說得多了,我就感覺我就是這么一個難帶的小孩了。
到了我四歲的時候,爺爺奶奶去了浦江的一個造紙廠打工,我自然也跟著去了。對于那段過往,我還是有點印象的。
小時候很頑皮,爺爺奶奶在干活的時候,我就一個人在紙廠玩耍,最喜歡用紙板給自己搭一個小窩,然后把自己的一些寶貝都搬進去放著。有時候快到吃飯的點了,我會躲在紙堆里不出聲,等著爺爺奶奶來找我,雖然最后我都要挨罵,但是我卻總是樂此不彼。
那個時候,晚飯后的時間是我最喜歡的。我總要爺爺奶奶帶我去街上逛逛。街上有很多小攤,賣什么的都有,我每次都要買點東西,一般都是吃的。
記得有一次,有人拖著一車的小人書來賣,我那時候還不識字,只對圖案感興趣,最后相中了一本葫蘆娃的故事,當然不是電視上放的七兄弟,這書講的是葫蘆娃英雄救美的故事,具體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但是這本書一直陪著我從浦江回到老家,雖然被我翻得破破爛爛了,但一直都被我保留著,那時候我就有種感覺,留著這本書,就好像留住了那段時光。直到后來我家造新房,這本書就失蹤了,再也找不回來了。
后來,我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在浦江待了一年多便回來了,自此以后,便再也沒有了關于造紙廠的故事了。
我進了學校以后,與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就少了起來,他們終于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了。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奶奶開始念經。奶奶沒有上過學,不認識一個字,所有的經文都是爺爺一字一句教她。后來,奶奶會的經文越來越多,開始隨著村子里其他的老太去人家里念經,念一天,包吃給工資,還會給一袋吃的東西。當然,那袋吃的東西最后都是屬于我的。
而爺爺則是一天到晚要在地上忙碌。他總是背著鋤頭挑著桶子出門,一般要到了飯點才回來,天熱的時候,回來的時候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也是因為爺爺的辛勤勞作,我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當季蔬菜,想吃的時候,就去地上現摘,不用擔心什么污染問題,新鮮的不得了。
到了收稻子的時候,也是最忙碌的時候,全家都要去幫忙。我也算一個勞動力,每天放學以后,就往田里跑,我也被分配了一把鐮刀,也想學著爺爺那樣,一手拿一捆稻子,一手拿鐮刀貼著根部來回收割,一下就收了一捆。事實上是,我費了老大力都不能割斷一捆,還把稻子搞得零零散散,到最后,奶奶就會趕我,不要我幫倒忙。
其實我有印象的收稻子也沒幾年,后來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把田地賣給了做苗木的人,到現在,家附近的田地已經看不到任何稻子的身影了。
我那時候還慶幸,不用種田啦,這么累的活就不用干啦。可是爺爺好像很失落,他能做的事又少了一件。之前出門干活要到中午才能回來,現在上午就能干完了,在家的時間多了,可是他總是閑不住,就算沒事了,還要往地上去轉轉。
后來,大概是真沒事可做了,也開始跟著奶奶念經。不要小看念經,這門生意特別好,奶奶一個月有一半的時間都要去人家里念經。一般的人家會請一桌老太太念經,闊綽點的就會請兩桌。大概是生意太好了,漸漸念經的老太太越來越多,還形成了固定搭檔:一人有生意了,就會介紹給自己搭檔。
相比較老太的規模圈,老頭的念經圈就小多了,總共也就這么幾個老頭會念經,所以哪家要找人,每次都是這么幾個人。后來,爺爺就成了這固定圈的一員了。自從爺爺開始念經以后,奶奶總會和爺爺比較,誰的工資高。不過一般都是爺爺更多,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爺爺奶奶也有閑下來的時候,往往是有村里人來串門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姨婆。姨婆好賭,每次來了,總要和爺爺奶奶玩會兒牌,這個牌在我們當地叫“車馬炮”。至少要三個人才能玩,所以姨婆經常來串門。玩牌的時候要賭點錢,姨婆無論輸贏,都是笑呵呵的,而奶奶只有在贏錢的時候才會大笑,有時候輸慘了,甚至會棄桌而去。我最喜歡看他們打牌了,大概賭博是天性,每個人骨子里都有好賭成分。即便小時候我不懂牌的規則,我依舊覺得很有趣。
后來呀,姨婆依舊會來串門,直到一個冬天她在外面滑了一跤,把腳摔傷了,好了以后也要用拐杖了,她來的次數才少起來了,大概也就在過年的時候會再來串串門。姨婆不來了以后,爺爺奶奶也不打牌了,后來那副牌也找不到了。那個時候我沒有想到的一個問題,奶奶是不識字的,哪有如何認識牌面上的字呢,還能玩的這么溜,當然我現在也不會去問她了。
大概是念經的緣故,爺爺奶奶都比較迷信的。他們在總是會去附近的廟里做福,給廟里的菩薩上經。相比較而言,爺爺還算好,一般的這些活動會參加,但也是僅此而已。但是奶奶就是深度信徒了,她們一群老太之間的話題有時候聽起來是玄乎其玄。有時候,家里人生病了,奶奶會去“問菩薩”,等到病好了,又會去“謝普薩”。家里人對此倒也沒什么大意見,只是偶爾會說幾句,奶奶呢,倒也無所謂,自己相信就好了。
我從幼兒園到現在,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是回頭看爺爺奶奶,這十幾年的時間似乎一直沒怎么變過。他們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爺爺還會去地上勞作,奶奶在家念經。時間在他們身上好像什么都沒留下,可是仔細看,確實真的留下了。
爺爺奶奶老了,耳朵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聽不清楚了,背也越來越彎了。奶奶總說,他們現在是過一天少一天,在偷時間過活。這句話我每次聽都很難過。雖然明白終有一天,爺爺奶奶會離開我,但是心里總是希望這一天來得晚一點,再晚一點。
現在每次回家,都會想著陪著爺爺奶奶一會兒。將我在外面經歷過的事情都說與他們聽,就算他們不知道,可只要我開心,他們就會覺得很開心。小時候是我依靠他們,現在他們在依靠我了。
我的爺爺和奶奶,很平凡,可是我很愛他們。